[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198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凌勇;刘建胜;李河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传感器 安装 精度 车身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包括B柱内板、B柱加强板及侧碰传感器,所述B柱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B柱加强板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侧碰传感器设置在B柱内板远离B柱加强板一侧且侧碰传感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B柱加强板上设有侧碰传感器加强板,所述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上设有安装连接块的过孔,所述过孔孔径大于连接块的最大直径,所述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侧碰传感器加强板开较大的过孔,避免了错孔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B柱内板与侧碰传感器加强板通过塞焊固定连接,消除间隙,保证后续侧碰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 。
背景技术
侧碰传感器是车辆安全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原件,其通过检测受到碰撞引起的加速度变化从而判断是否点爆安全气囊;侧碰传感器安装孔会通过加强板进行加强,安装孔双层板开过孔,由于侧碰传感器的贴合面较小,导致安装过孔较小,制造过程中导致错孔,无法安装,需要铣孔进行安装,一方面压合面破坏,影响侧碰传感器的灵敏性,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返工,影响生产效率。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安装螺母板及侧碰传感器装配结构”,其公告号CN209671338U,包括安装顶板以及由所述安装顶板延伸向下形成的第一支腿部、第二支腿部和第三支腿部,所述第一支腿部与所述第二支腿部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顶板上设有安装孔。侧碰传感器安装在侧碰传感器安装螺母板上,B柱内板开安装过孔,由于侧碰传感器的贴合面较小,为保证有效焊接,安装过孔孔径较小,制造过程中导致错孔,无法安装,需要铣孔进行安装;返工后安装过孔破坏导致侧碰传感器安装压合面破坏,影响侧碰传感器的灵敏性,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返工,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安装过孔孔径较小,制造过程中导致错孔,无法安装,需要铣孔进行安装;返工后安装过孔破坏导致侧碰传感器安装压合面破坏,影响侧碰传感器的灵敏性及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避免错孔的现象出现,降低制造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侧碰传感器安装螺母板与B柱内板通过侧碰传感器安装螺栓进行连接,螺母板与B柱内板间存在间隙,力矩较小无法消除安装点处的间隙,导致侧碰传感器刚度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差别较大,影响侧碰传感器后续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B柱内板与侧碰传感器加强板通过塞焊连接,消除间隙,保证后续侧碰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车身结构,包括B柱内板、B柱加强板及侧碰传感器,所述B柱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B柱加强板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侧碰传感器设置在B柱内板远离B柱加强板一侧且侧碰传感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B柱加强板上设有侧碰传感器加强板,所述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上设有安装连接块的过孔,所述过孔孔径大于连接块的最大直径,所述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
B柱加强板位于B柱内板的内侧,侧碰传感器设置在B柱内板的外侧且侧碰传感器通过安装孔与位于B柱内板靠近B柱加强板一侧的连接块固定连接,起到固定侧碰传感器的作用,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起到进一步固定侧碰传感器的作用;相比于传统B柱加强板的过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B柱加强板上设置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上开设有孔径大于连接块的过孔,既降低了制造难度,又避免了过孔孔径过小造成错孔的情况;采用侧碰传感器加强板与B柱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B柱内板的稳定性,从而起到进一步固定侧碰传感器的作用;过孔孔径大于连接块的最大直径,起到避让作用,使得侧碰传感器加强板能够与B柱内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1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锆铪工艺中的尾气除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生产用新型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