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2444.1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松鹏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23/02;A61H19/00;A61N5/06;A61F7/12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杨晓虹 |
地址: | 473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机盖和外导管,所述机盖一端连接有振动导管,所述振动导管一端连接有外导管,所述机盖内部一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端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下端设有艾柱架,所述艾柱架内侧设有磁环,所述磁环中部安装有艾柱,所述艾柱架一端设有隔热环,所述外导管内部设置有内芯,所述内芯外壁设有无纺布滤棉,所述内芯一端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一端设置有红外线灯珠;本实用新型具有艾灸疗效显著提升、有助于改善女性疾患、提高给烟效率、保证艾灸干净性、便于固定艾柱、防滑固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艾灸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养生问题的不断重视,中医养生受了大家的喜爱,艾灸是中医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中医疗法里面的艾灸治疗法,将艾条或艾绒点燃,对人体的患处或穴道进行熏蒸,使其产生的热量和艾气渗入到患处或穴道,经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妇女有妇科病或宫寒需要艾灸时,现有的艾灸方式仅仅适用于人体的表面,艾灸时的烟雾无法进入妇女的阴道,因此很难达到所需的艾灸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艾灸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艾灸疗效显著提升、有助于改善女性疾患、提高给烟效率、保证艾灸干净性、便于固定艾柱、防滑固定的一种新型艾灸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机盖和外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一端连接有振动导管,所述振动导管一端连接有外导管,所述机盖内部一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端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下端设有艾柱架,所述艾柱架内侧设有磁环,所述磁环中部安装有艾柱,所述艾柱架一端设有隔热环;
所述外导管内部设置有内芯,所述内芯外壁设有无纺布滤棉,所述内芯一端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一端设置有红外线灯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盖表面开设有充电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电口的设计便于对该装置进行充电使用,提高该装置整体使用的续航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导管整体呈锥形形状,所述外导管管体内外为上下宽左右窄的复合结构,且所述外导管外壁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外导管设置成锥形状,与阴道紧密贴合,且端部做圆润处理,形状扁平,更容易进入阴道,同时通过防滑纹的设计可以防止在进入阴道后滑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芯开设有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内芯外壁与所述无纺布滤棉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无纺布滤棉对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过滤,保证艾灸过程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艾柱下端附有铁环,所述艾柱下端外壁与所述磁环内壁相互适配,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艾柱下端增设铁环将艾柱与磁环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利用插接方式固定的缺陷,使之固定会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电池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充电口,所述蓄电池输出端通过线缆与风扇、振动电机和红外线灯珠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电池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运行动力,通过内置风扇可以有效的增大排烟量,以提高整体的艾灸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松鹏,未经张松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2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力丝生产工艺用智能缠丝智能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达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