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材料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2561.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刘津瑞;冯琳皓;梁虹;李祺森;陈继泽;翁梓欣;林伟洁;邓冬艳;陈佳怡;贾力;王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321;B29C64/35;B33Y4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材料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材料进料装置,具体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设置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底部设置有固体物料处理机构,所述储料筒内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固体物料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储料筒顶部的处理筒,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底端设置有传输管,所述处理筒一端设置有放置板。本实用新型功能居多,可同时对固体材料和液体材料进行传输并对打印机进行进料,不需要多种打印机即可完成打印任务,节省大量资金,同时可便于对储料筒进行清洗,减少后期维修成本,便于使用者操作,极大程度上提高使用者打印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材料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
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打印材料不同,所需的3D打印机也不同,因而需要准备多台3D打印机进行打印,然而多台3D打印机价格十分昂贵,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材料进料装置,通过设置固体物料处理机构,利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同时转动将固体材料输送至导流筒内部,通过加热器对固体材料进行加热融化,通过直接将液体材料传输至储料筒内部,最后用输料泵机将液体材料传输至打印机内部进行打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材料进料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设置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底部设置有固体物料处理机构,所述储料筒内部设置有清洗机构;
所述固体物料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储料筒顶部的处理筒,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底端设置有传输管,所述处理筒一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套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顶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固体材料,所述导流筒内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一端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一端设置有加热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顶部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外部套设固定件,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毛刷,其中两个所述支杆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第二毛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延伸至储料筒内部,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均与储料筒内侧壁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座顶部位于储料筒一侧设置有传输箱,所述传输箱内部设置有输料泵机,所述输料泵机输入端设置有入料管,所述输料泵机输出端设置有出料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通过传输管与储料筒相通,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延伸至处理筒内部且位于导流筒一侧,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筒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固体材料一端延伸至导流筒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料管一端延伸至储料筒内部,所述出料管一端延伸至传输箱一侧,所述储料筒底部设置有入料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2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锭精铣铣刀夹
- 下一篇:可调角度铝锭精铣刀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