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拉罐及其罐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2916.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姿;黄洁琦;吴晓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14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拉罐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拉罐及其罐盖,涉及易拉罐领域。易拉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上设有刻痕线,刻痕线的内部结构形成开启片,罐盖的上侧面连接有拉环结构,拉环结构的一端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拱起部,弧形拱起部与拉环结构之间形成供手指伸入的容置空间;拉环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开启片靠近刻痕线位置,拉环结构的另一端构成用于下压顶裂开启片的顶压端。整个拉环结构形成一个以连接位置为支点的杠杆结构,当使用者仅以较小作用力向上钩拉弧形拱起部,即可使拉环结构的顶压端向下顶压,并使开启片与罐盖之间的刻痕线发生撕裂,从而使开启片实现完整脱落开启罐口,避免需要指甲向上扣起拉环,有效降低了开启难度,防止发生损伤手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拉罐及其罐盖。
背景技术
易拉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易开启的特点,普遍使用易拉罐来存放食品和饮料等。
目前,常见的易拉罐采用拉环和拉片的结构形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889923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4月1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易开启易拉罐盖,并具体公开了易拉罐盖包括罐盖,罐盖上设有拉环和拉片,拉环和拉片有固定块活动连接,位于拉环的拉开端下面部位的罐盖上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呈半球形,其直径约为8~19mm。使用时,将中指顺拉环的环孔插入凹坑内,顺势将拉环钩住拉开拉片;或从拉环的拉开端将中指插入凹坑内,顺势将拉环上挑拉开拉片,可以缓解拉环对手指的压强。
但是,在罐盖上设计凹坑的深度有限,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易拉罐盖时,手指不能完全插入凹坑内,仍然需要使用指甲向上扣起拉环,开启操作难度大,存在容易损伤手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拉罐,以解决现有易拉罐仍然需要使用指甲向上扣起拉环,开启操作难度大,存在容易损伤手指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易拉罐的罐盖。
本实用新型的易拉罐的技术方案为:
易拉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上设有刻痕线,所述刻痕线的内部结构形成开启片,所述罐盖的上侧面连接有拉环结构,所述拉环结构的一端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拱起部,所述弧形拱起部与所述拉环结构之间形成供手指伸入的容置空间;
所述拉环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开启片靠近刻痕线位置,所述拉环结构的另一端构成用于下压顶裂开启片的顶压端。
有益效果:拉环结构的一端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拱起部,弧形拱起部与拉环结构之间形成供手指伸入的容置空间,拉环结构的另一端构成用于下压顶裂开启片的顶压端,使整个拉环结构形成一个以连接位置为支点的杠杆结构,由于弧形拱起部与连接位置之间的部分形成了动力臂,顶压端与连接位置之间的部分形成了阻力臂,当使用者仅以较小作用力向上钩拉弧形拱起部,即可使拉环结构的顶压端向下顶压,并使开启片与罐盖之间的刻痕线发生撕裂,从而使开启片实现完整脱落开启罐口;在整个开启过程中,避免了需要使用指甲向上扣起拉环,有效地降低了开启操作的难度,防止发生容易损伤手指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结构为硬质条形片,所述弧形拱起部一体连接在硬质条形片上,所述弧形拱起部由内向外呈扩口状,且所述弧形拱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顶压端。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结构与所述开启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紧固铆钉。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铆钉位于靠近所述顶压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条形片的边缘设有内翻沿,所述内翻沿构成所述拉环结构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拱起部的上沿设有防割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罐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2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震效果的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基于贴片陶瓷电容的电压传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