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3661.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钱杰;夏文俊;周欣;付新新;李娣;佟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增强 路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改性沥青SUP下面层、不粘轮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高强密水承载层、不粘轮乳化沥青粘结层和超薄磨耗层。整体厚度在18~21cm,磨耗层具备更强的抗车辙性能,可置换性强,同时可以把病害控制在路面中上层,便于维护保养;承载层密水效果好、模量高,满足中面层抗车辙变形、抗反射裂缝要求;防水粘结层及粘结层渗透性好,防水粘结效果优良,从而延长桥面使用寿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从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看,绝大多数病害发生在中上面层,这与沥青路面的上中面层受力集中,下面层及以下结构层受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的受力特点相关。对于沥青铺装,若病害出现在中面层及以下结构层都会造成后期养护的困难,一方面,养护体量大、费用高;另一方面,养护时间长、交通封闭压力大。
基于当前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特征及养护现状,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从而延长桥面使用寿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路面铺装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将沥青路面病害尽量控制在中面层以上,提升结构整体性,延长使用寿命,方便维修养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增强型路面铺装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自路面下面层开始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改性沥青SUP下面层、不粘轮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高强密水承载层、不粘轮乳化沥青粘结层和超薄磨耗层。
作为优选的,改性沥青SUP下面层的厚度为9~10cm。
作为优选的,改性沥青SUP下面层的空隙率控制范围为≤4%;可以增加混合料密实性,提升下面层的路用性能其中改性沥青SUP下面层由改性沥青混合料铺装而成,级配采用Superpave方法设计,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油石比4~5%,在相同沥青用量的情况下,Superpave型混合料沥青膜将较厚,有利于混合料的耐久性,也就是说,在同样沥青膜厚度的情况下,Superpave型混合料沥青用量可以降低,与AC型混合料相比,Superpave型混合料在提高路用性能的同时,还一定程度地节约了工程的材料成本。
作为优选的,不粘轮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和粘结层的厚度为0.4~0.6mm,涂布用量为0.4~0.6kg/m2。
作为优选的,高强密水承载层的厚度为7~8cm。
作为优选的,高强密水承载层的空隙率控制范围为≤4%;可以增加面层密实性,使路面防水性能、抗弯拉开裂性能更好;高强密水承载层由高模量混合料铺装而成,其中高模量混合料采用硬质沥青和改进矿料级配组成,采用密级配,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油石比5~6%,使粗集料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以提高混合料的抗剪与抗压性能,并通过添加较多的沥青使矿料表面具有合适的沥青膜厚度,提高混合料的致密性,提高耐久性。
作为优选的,控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范围在2~3c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3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活调控式喷码承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泵自动巡检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