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3757.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达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前叉 组合 落下 检测 试验 机用防 回弹 限位 装置 | ||
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防回弹限位装置包括橡胶辊、水平框架及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弹性斜撑单元;水平框架的一端转动套装在橡胶辊的辊轴上,且水平框架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穿透落下检测试验机的防护围板;弹性斜撑单元包括滑轨、滑块、顶压弹簧及斜撑框架,斜撑框架的一端转动套装在橡胶辊的辊轴上,斜撑框架的另一端穿透并转动连接在滑块上;该滑轨内部滑动导向连接滑块,滑轨的内壁固接顶压弹簧;顶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顶撑在滑块的侧壁上。该防回弹限位装置可在碰撞检测完成后对落下检测设备进行防反弹的缓冲限位,可在不降低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避免设备反弹伤人,适用于非整车状态下车体部件的落下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及电动助力车的车架及前叉为其主要支撑部件,其结构强度、抗外力破坏性能以及二者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向来都是国家标准的关键指标,严重关系着自行车及电动助力车的安全质量及使用寿命。
然而当前对自行车及电动助力车的落下检测,往往都是在整车基础上,或者单一部件上进行的,尚未发现一种专门用于车架及前叉组合件进行落下检测的设备,并且现有的整车落下检测设备无法调节车辆的下落姿态,即无法调节车辆以何处为接触点进行下落试验。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落下检测设备,在落下并撞击完成后,并未设置防撞击反弹的缓冲结构,仅仅采用防护网,隔离墙等避免设备反弹伤人,其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采用一种限位装置,可在碰撞检测完成后对落下检测设备进行防反弹的缓冲限位,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该防回弹限位装置可在碰撞检测完成后对落下检测设备进行防反弹的缓冲限位,可在不降低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避免设备反弹伤人,尤其适用于非整车状态下车体部件的落下检测。
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防回弹限位装置沿水平方向穿透并滑动连接在落下检测试验机底座顶面的防护围板上,该防回弹限位装置单向限位落下检测试验机的升降框,且防回弹限位装置包括橡胶辊、水平框架及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弹性斜撑单元;水平框架的一端转动套装在橡胶辊的辊轴上,且水平框架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穿透防护围板;弹性斜撑单元包括滑轨、滑块、顶压弹簧及斜撑框架,其中斜撑框架的一端转动套装在橡胶辊的辊轴上,斜撑框架的另一端穿透并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滑轨固装在防护围板的侧壁上,该滑轨内部滑动导向连接滑块,且滑轨的内壁固接顶压弹簧;顶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顶撑在滑块的侧壁上。
而且,落下检测试验机的升降框的底部边缘制为与橡胶辊顶压配合的弧形曲面,且升降框的顶部边缘制为直角边。
而且,斜撑框架与水平框架均为U型支架,且斜撑框架与水平框架的开口端均对称并转动跨接在橡胶辊两端伸出的辊轴上。
而且,水平框架伸出防护围板的一端固定套装有手握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落下检测试验机用防回弹限位装置,可在落下检测试验机的升降框下落过程中进行让位,并且在升降框触底反弹的上升过程中进行限位;具体为:通过橡胶辊与升降框底部边缘的弧形曲面转动配合,由升降框下降的竖直方向力转化为橡胶辊的水平滑动动力,进而实现橡胶辊的水平滑动让位,在让位滑动过程中,水平框架提供橡胶辊的水平滑动导向,斜撑框架可为水平框架分摊切向力,避免水平框架受力形变;最后通过导轨及滑块为斜撑框架的一端提供竖直的升/降滑动导向,并且由顶撑弹簧进一步缓冲橡胶辊受到的竖直方向力,并且由顶撑弹簧为水平框架及橡胶辊的复位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达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达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3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