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5402.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米现峰;王克琦;李俊才;曹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F16B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种 承载 异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包括底板、长立板、顶板、连接立板、连接横板以及短立板依次首尾相接构成的管状结构,所述底板、顶板以及连接横板平行设置,所述长立板、连接立板以及短立板平行设置,所述长立板与底板垂直,长立板的高度大于短立板的高度,底板的宽度大于顶板的宽度,通过设置连接横板和连接立板,与冷弯异型管交叉相连的矩管可以整体或部分支撑在连接横板上,从而通过连接横板支撑矩管,增强连接强度,防止焊缝开裂造成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多种承载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
背景技术
冷弯矩管作为常用的支撑梁,多用在机械设备或部分建筑结构上,在作为承载梁结构时,通常采用多根矩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焊接形成承载框架,矩管交叉连接时,通常将一根矩管的端部焊接在另一根矩管的侧面,从而使两根矩管的上端面平齐,承载力主要通过焊缝承担,此时焊缝承受剪切力,对焊接要求较高,且存在焊缝开裂的风险,降低产品的寿命,提高使用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强度好,结构简单的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包括底板、长立板、顶板、连接立板、连接横板以及短立板依次首尾相接构成的管状结构,所述底板、顶板以及连接横板平行设置,所述长立板、连接立板以及短立板平行设置,所述长立板与底板垂直,长立板的高度大于短立板的高度,底板的宽度大于顶板的宽度。
本方案中的冷弯异型管使用时底板在下,顶板在上,与冷弯异型管交叉相连的矩管可以整体或部分支撑在连接横板上,还可以将矩管的端部与连接立板相连,从而通过连接横板支撑矩管,增强连接强度,防止焊缝开裂造成的安全事故。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横板上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安装孔。本方案中的安装孔用于在连接横板上安装其余零部件或者将连接横板与其余设备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孔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以及开设在长孔一端的螺栓头穿过孔,螺栓头穿过孔的直径大于长孔宽度的1.8倍。本方案中的螺栓头穿过孔用于穿过螺栓头,通过将螺栓头从连接横板上侧插入连接横板内侧,然后向长孔另一端移动螺栓,使螺栓头卡在长孔内侧,从而便于通过螺栓与其余零部件或设备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立板上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长立板。可以将钢材插入本方案中的连接孔,并通过钢材与连接立板和长立板焊接,使连接立板和长立板焊接为一体,增强连接立板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孔为竖向的长孔。可以将长条形的钢板插入本方案中竖向的长孔中,从而通过长条形钢板竖向地将连接立板和长立板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化,所述冷弯异型管的冷弯接头设置在底板上。本方案中冷弯异型管的冷弯接头设置在底板上,由于底板所有应力较小,因此冷弯接头设置在底板上可以有效防止接头开裂。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立板和连接横板的连接处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打凸。本方案中的打凸对连接立板和连接横板的连接处起到加强作用,提高连接处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多种承载梁的冷弯异型管,通过设置连接横板和连接立板,与冷弯异型管交叉相连的矩管可以整体或部分支撑在连接横板上,从而通过连接横板支撑矩管,增强连接强度,防止焊缝开裂造成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多种承载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5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