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8864.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春琴;刘玉龙;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包括背包、电源模块、连接线、操作杆;背包内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操作杆;操作杆包括壳体、旋转驱动装置、旋转轴、钻头、控制装置、控制按钮;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按钮、旋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能接收控制按钮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装置能向旋转驱动装置发送控制命令;壳体内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钻头,能驱动所述钻头旋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具有设计巧妙,移动方便、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可将竹兜就地粉碎,加快竹兜腐烂速度,从而缩短有效林地的恢复时间,为竹林发展挤出更多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竹子砍伐后留在地下的部分称为竹兜,又名竹蒲头。竹林每年定期砍伐大量老竹、死竹,导致地下大量伐莞残留经久不烂的问题,据调查统计,每公顷竹林约有3000-4500个竹莞残留,竹莞自然腐烂的时间长达15年左右,阻碍地下竹鞭的生长和分布,使得竹林里竹兜越积越多,约占林地有效空间的十分之一以上。导致竹子的生长空间越来越小,竹林将不能持续更新复壮,竹子质量每况愈下,特别是笋用林会直接降低产量,影响产值。
林下竹莞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可溶性搪等碳源物质,而粗蛋白等氮源物质的含量也较高。如果人工挖掘、运出,不但费时费力,同时也将损失部分天然的培肥物。如果面对一些坡度大的竹林,比较容易挖出大坑,长期挖掘或垦复,会导致水土流失,危害生态。考虑如今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挖竹兜这项强度大、费时费力的劳动,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即使有人愿意做得不偿失。
考虑竹林间隔疏密不一,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即使进入操作很不方便的特点,现在竹兜粉碎机械多存在这种问题。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粉碎装置,以便克服现有粉碎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可将竹兜就地粉碎,加快竹兜腐烂速度,从而缩短有效林地的恢复时间,为竹林发展挤出更多的空间。可克服现有装置在竹林内移动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具有设计巧妙,移动方便、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所述便携式竹兜粉碎装置包括:背包、电源模块、连接线、操作杆;所述背包内设置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操作杆;
所述操作杆包括壳体、旋转驱动装置、旋转轴、钻头、控制装置、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按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接收控制按钮发送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装置能向旋转驱动装置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钻头,能驱动所述钻头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手柄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头设有防护套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头设有四叶刀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长1~1.2米,所述连接线长度0.8-1.2米;所述钻头长度在6~12厘米,直径2~10厘米。所述电源模块为36~60V可充电锂电池,电池重量3~5KG,电池容量4.4~7.2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8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用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兽医用医药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