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0190.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8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琦;柏文俊;张少通;李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A61B5/00;A61B5/0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成像 情感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识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所述云计算处理器的内部安装有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依次电性连接,且所述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与人机交互装置电性连接;通过由生理信息存储模块、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情感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构成的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使得红外热成像信号采集设备和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热成像信号通过信号接收模块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红外热成像和呼吸频率热成像数据不易伪装且易于采集,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参试者的情感状态,避免了单一数据导致后期情感识别过程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识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机器为人类服务愈加智能化,人与机器的对话想法逐步接近实现,人们对机器交互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情感识别在机器人的应用上,让机器更好的理解人、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为人类服务是近期人工智能革命的根本。机器逐渐学习到足够的情感认知能力以后,就可以在人机交互中对用户体验进行一系列升级,最终,使机器能像普通人一样融入人类生活。
传统的用户采集时,由于采集用户的身高不同,导致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节耗费时间,同时采集时用户的舒适度差,橡胶垫安装不稳定便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具有对用户情感识别便捷,同时便于对不同身高的用户进行检测,且橡胶垫安装稳定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包括红外热成像信号采集设备、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模块、呼吸频率热成像信号处理模块、云计算处理器和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云计算处理器的内部安装有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依次电性连接,且所述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与人机交互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模块与红外热成像信号采集设备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还通过呼吸频率热成像信号处理模块与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电性连接,所述云存储情感识别模块包括生理信息存储模块、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情感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生理信息存储模块、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情感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依次电性连接,且发送模块与人机交互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热成像信号采集设备和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的侧表面均固定有伸缩杆,所述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的侧表面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杆,所述限位架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安装在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云计算处理器采用华为云计算平台模组,所述红外热成像信号采集设备采用医用红外热像仪,所述呼吸频率热成像采集设备为温度热流测试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控制器和A/D转换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卡接在伸缩杆下端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下端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槽通过压缩弹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安装在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情感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下端的外套管、上端的连杆以及连杆和外套管之间的阻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0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廓矫形装置
- 下一篇:遗传转化用菌落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