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0811.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辅助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设备箱,设备向内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通过两条绳索连接有位于设备箱两端下方的两个拉环;拉环包括环体和握把,握把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握把内部设有两端安装于环体上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柱,偏心柱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穿过握把上部的触杆,支撑板在握把内部可自由上下活动,且触杆的顶端为弧形结构,转轴上连接有位于拉环外部的把手,转轴与环体之间阻尼转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装置使患者能够通过拉住拉环做拉伸动作,同时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帮助患者进行神经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损伤中最为严重的损伤是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感觉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给患者的工作及心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了日常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快速恢复患侧肢体的功能是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在治疗臂丛神经中,手术方面的治疗有了极大的进展,给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条件,但是由于术后患者没有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整理效果。虽然现阶段有些康复治疗的手段,但其疗效不够好,因为臂丛神经损伤后每次康复的方法和部位不一,通常需要进行多期手术。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时间较长,此时就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康复的辅助装置,帮助患者进行神经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康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设备箱,所述的设备向内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通过两条绳索连接有位于设备箱两端下方的两个拉环;
所述的拉环包括环体和握把,所述的握把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握把内部设有两端安装于环体上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柱,所述的偏心柱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穿过握把上部的触杆,支撑板在握把内部可自由上下活动,且触杆的顶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的转轴上连接有位于拉环外部的把手,所述的转轴与环体之间阻尼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安装于设备箱内的隔板、弹簧和滑轮,所述的隔板固定安装于设备箱的中部,且隔板的两侧都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的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拉环正上方的设备箱内,所述的绳索穿过滑轮与弹簧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绳索上还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的卡环位于设备箱与拉环之间的绳索上。
进一步,所述的偏心柱的横截面为阴阳鱼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该装置使患者能够通过拉住拉环做拉伸动作,而弹簧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握把上触杆伸出握把的高度进行调整,使触杆能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帮助患者进行神经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设备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拉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偏心柱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0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抗冲击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粉料取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