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涌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2061.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颖;尹华英;郭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河涌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涌支护结构,包括河床、位于河床两侧且倾斜朝外延伸的边坡、位于边坡远离河床一侧的河岸以及设置于边坡与河床之间的支护结构,每个支护结构均包括若干插设于边坡与河床连接处的预制砼管以及若干预制砼杆,其中,预制砼管沿河床延伸方向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前后相接触,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的迎水面一侧插设有预制砼杆,并且每个预制砼杆均与相对应的两个预制砼管相接触。本申请能够为了降低施工困难,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涌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涌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河涌是指比较小的河流或溪流、支汊等,还有是指没有河口以及河源的河道或两头设闸的一段河道等。
在河涌整治中,河涌断面常用到复式断面的型式,一般的复式断面底部为挡墙。挡墙的筑造通常需要先对河涌进行施工导流,将河水进行隔开,再进行开挖以及筑造。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施工导流的步骤较为复杂,导致存在施工困难以及施工慢等问题;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施工困难,缩短施工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涌支护结构。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河涌支护结构,包括河床、位于河床两侧且倾斜朝外延伸的边坡、位于边坡远离河床一侧的河岸以及设置于边坡与河床之间的支护结构,每个所述支护结构均包括若干插设于边坡与河床连接处的预制砼管以及若干预制砼杆,其中,所述预制砼管沿河床延伸方向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砼管之间前后相接触,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的迎水面一侧插设有所述预制砼杆,并且每个所述预制砼杆均与相对应的两个预制砼管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结构能够对河涌的结构形成支护作用,降低河水对边坡的破坏速度,达到河涌整治的目的,并且由于预制砼管以及预制砼杆均为预制件,并通过打桩设备打入至边坡与河床的连接处,无需在施工前进行施工导流,并且无需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使得施工难度降低,从而缩短施工周期。
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护结构顶部均设有压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顶能够使得预制砼管的位置更加稳定,使得沿河床延伸方向前后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能够保持紧密接触状态,避免边坡的水土由预制砼管之间的缝隙流走,从而增强支护结构对河涌结构的支护作用。
可选的,每个所述河岸顶面均由下至上依次填设有细砂层、石渣层以及石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砂层、石渣层以及石粉层能够对河岸的顶面形成保护作用,降低雨水对河岸的冲刷,从而实现对河涌结构的保护作用。
可选的,每个所述边坡上均设有护坡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结构能够降低雨水对边坡表面所形成的冲刷,以减缓边坡的水土流失。
可选的,每个所述护坡结构均包括若干插设于边坡内的锚杆、铺设于边坡上的三维植被网以及设置于三维植被网上的植被层,其中,每个所述锚杆顶端均与三维植被网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维植被网以及植被层均能够降低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使得边坡的土体不易于随水体流入河床,从而达到对河涌的结构进行保护的目的。
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护结构的背水面一侧贴合设置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护结构发生形变导致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出现间隙时,土工布能够对相邻的两个预制砼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使得边坡的土体不易于随水体流入河道,降低河床的淤积。
可选的,每个所述预制砼管内均预埋有钢筋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2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式轴流泵站主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差异形电缆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