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2067.X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健;黄佳;方道奎;胡敏;黄平根;胡勇;张春艳;张欢;陈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电 管井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手持控制器和微型探头;其中,所述手持控制器包括遮阳液晶显示屏、主控制器、电源模块和控制按键;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装置供电;所述遮阳液晶显示屏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手持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微型探头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数据线外围覆盖有钨丝耐磨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不用开启配电管井盖即可对配电管井内进行监测,并且无需巡检人员下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配电井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配电管井内的电力电缆中间头运行环境十分恶劣,常常发生各类故障,常规方法是巡检人员将配电管井盖搬开、下井再通过红外成像仪进行扫描,工作不仅十分繁琐、低效,而且常常因需要搬动管井盖出现人员及井盖损伤事件,再者贴地侧由于电缆阻挡无法检测,电缆有污泥附着测量不准确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可以实现不用开启配电管井盖即可对配电管井内进行监测,并且无需巡检人员下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手持控制器和微型探头;其中,
所述手持控制器包括遮阳液晶显示屏、主控制器、电源模块和控制按键;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测装置供电;所述遮阳液晶显示屏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手持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微型探头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数据线外围覆盖有钨丝耐磨管。
可选的,所述手持控制器还包括360°转向控制球体模块,所述360°转向控制球体模块通过转向牵引线穿过所述钨丝耐磨管与所述微型探头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微型探头内集成有视频探头、红外探头、温度探头、清污抓手和照明探头。
可选的,所述清污抓手为鳄嘴钳。
可选的,所述手持控制器还包括TEC温控电路,所述TEC温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探头对所述配电管井进行温度补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该监测装置,将微型探头伸入配电管井中对配电管井内部进行监测,用户可以在手持控制器上进行操作,并通过手持控制器上的遮阳液晶显示屏观看到配电管井内的情况,可以实现不用开启配电管井盖即可对配电管井内进行监测,并且无需巡检人员下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安全性;并且因为无需搬动配电管井盖,降低出现人员或配电管井盖的损伤事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配电管井的监测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微型探头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2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