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2086.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尹泽;季石斌;陈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鑫新能源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6 | 分类号: | F26B5/06;F26B25/18;F26B25/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冷冻 干燥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包括隧道冷冻室、真空干燥室与货架主轨道,所述隧道冷冻室与真空干燥室依次设置于货架主轨道上,所述货架主轨道的上部设置有移动的货架,所述隧道冷冻室的上部设置有冷媒发生装置与冷流管道,所述冷流管道的入口连通于冷媒发生装置;通过隧道冷冻室压滤硅泥进行冷冻,再通过真空干燥室对压滤硅泥中的水份进行升华去除,冷冻负压烘干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热交换对流空气对硅泥的扰动,大大降低粉尘产生,且前面冷冻情况下硅泥强度高,不易破碎,维持了块状有利于后续熔炼的速度和成品率。负压真空环境也极大的降低了硅粉与氧气的化学作用,避免了火灾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泥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越来越高,而光伏作为最适宜的可再生能源,产量逐年递增,单晶和多晶硅光伏组件目前占光伏发电市场90%以上,而中国产量又占据全球80%以上。因此中国每年对多晶硅原料需求在80万吨以上,因制作光伏组件中需要对单晶或多晶硅锭进行切片,而切片产生较多的硅粉副产品,每年全国约有30万吨切片硅粉产生,硅粉与切割液混合压滤后,切割液回收再利用,压滤硅泥因含大量杂质需要重新提纯处理,压滤硅泥含水量一般在40%-55%之间,硅粉提纯利用必须先对压滤硅泥进行烘干处理。而硅粉颗粒较小,在微米级,烘干失水过程中,失去了水分的黏合作用,极易产生粉尘扩散,烘干在压滤硅泥回收再利用产业中一直是较为困难的加工环节。
传统的热烘干主要运用热对流对压滤硅泥进行热交换处理,而热对流充分需要较强的对流风速,在水分较低后,压滤硅泥没有了水的表面张力黏合作用,极易产生粉尘随着热气流逃散出去形成粉尘污染;另一方面硅粉直径极小,化学性质活泼,加热易与氧气产生放热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硅,即造成资源浪费,又有火灾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冷冻负压烘干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热交换对流空气对硅泥的扰动,大大降低粉尘产生,且前面冷冻情况下硅泥强度高,不易破碎,维持了块状有利于后续熔炼的速度和成品率。负压真空环境也极大的降低了硅粉与氧气的化学作用,避免了火灾隐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冷冻干燥的硅泥烘干装置,包括隧道冷冻室、真空干燥室与货架主轨道,所述隧道冷冻室与真空干燥室依次设置于货架主轨道上,所述货架主轨道的上部设置有移动的货架,所述隧道冷冻室的上部设置有冷媒发生装置与冷流管道,所述冷流管道的入口连通于冷媒发生装置,所述冷流管道的出口连通于隧道冷冻室,所述真空干燥室的上部设置有真空泵与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的进出口分别连通于真空泵与真空干燥室。
优选的,所述货架设置为底部带有轨道滚轮的网板式货架,所述货架通过轨道滚轮滑动安装在货架主轨道与货架副轨道上,所述轨道滚轮设置为自锁式轨道滚轮。
优选的,所述隧道冷冻室与真空干燥室的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管孔与第二管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孔与第二管孔中均密封连通有连通管,所述隧道冷冻室通过连通管连通于冷流管道,所述真空干燥室通过负压管道连通于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货架主轨道连接有货架副轨道,所述货架副轨道设置为第一货架副轨道与第二货架副轨道两种。
优选的,所述货架在货架主轨道的初始位置上方设置有用于储存压滤硅泥的料仓,所述货架副轨道的结束位置设置有出货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隧道冷冻室压滤硅泥进行冷冻,再通过真空干燥室对压滤硅泥中的水份进行升华去除,冷冻负压烘干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热交换对流空气对硅泥的扰动,大大降低粉尘产生,且前面冷冻情况下硅泥强度高,不易破碎,维持了块状有利于后续熔炼的速度和成品率。负压真空环境也极大的降低了硅粉与氧气的化学作用,避免了火灾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鑫新能源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鑫新能源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2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垫圈及机械按键轴
- 下一篇:轮毂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