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2923.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谌小乐;谌小玲;韩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金裕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00 | 分类号: | F26B13/0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李光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分支 除湿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包括收卷器、绳体、再生筒、风机和控制装置,所述再生筒包括筒体、筒盖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筒体的中央设有供除湿包进出的中央通道,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中央通道的内壁且靠近上下端处,所述筒体的底面环绕中央通道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筒盖封闭环形凹槽的口部且中央设有与中央通道相贯通的盖孔,所述中央通道和环形凹槽间设有若干条导风通道,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与环形凹槽相贯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绳体的两端分别穿过若干个再生筒的中央通道并由收卷器收卷,能够利用高速流动的热风实现除湿包的连续快速再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分支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区内安装有大量的电缆分支箱。在高温高湿天气下,电缆分支箱的箱内很容易形成凝露现场,从而在箱体的内壁及电缆的枪头等地方形成大量水珠,导致内部电缆枪头及电缆附件的绝缘性降低,发生闪络放电,进而导致交流高压电缆发生接地甚至相间短路现象,造成设备烧毁,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电缆分支箱中设置装有干燥剂的除湿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箱内的湿度,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现有的除湿包需要工人隔一段时间主动进行更换,并将旧的一批除湿包放入干燥剂再生装置内进行再生。市售的除湿包再生装置存在处理时间长,无法对干燥剂进行快速连续再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能够利用高速流动的热风实现除湿包的连续快速再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包括收卷器、绳体、再生筒、风机和控制装置,所述再生筒包括筒体、筒盖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筒体的中央设有供除湿包进出的中央通道,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中央通道的内壁且靠近上下端处,所述筒体的底面环绕中央通道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筒盖封闭环形凹槽的口部且中央设有与中央通道相贯通的盖孔,所述中央通道和环形凹槽间设有若干条导风通道,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与环形凹槽相贯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绳体的两端分别穿过若干个再生筒的中央通道并由收卷器收卷,控制装置分别与收卷器、再生筒和风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通道呈倾斜状,所述导风通道靠近中央通道的一端低于远离中央通道的一端,所述收卷器位于靠近导风通道下端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的管壁上设有加热丝。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的管壁外包覆有保温罩。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一弹性橡胶片,所述第一弹性橡胶片的中央设有第一弹性孔。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器为收卷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之外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不随着输出轴转动且侧壁上设有供绳体进出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处设有第二弹性橡胶片,所述第二弹性橡胶片的中央设有第二弹性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收卷器分别带动绳体的两端沿着其输出轴正转或反转,使除湿包依次进入若干个半密封的再生筒内,从而利用高速流动的热风实现除湿包的连续快速再生;通过设置与支管相贯通的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和中央通道之间设置若干个导风通道,提高热气流流动的均匀性;通过使导风通道倾斜设置,使热气流顺向除湿包移动的方向运动,便于潮气的散出;通过设置第一弹性橡胶片和第二弹性橡胶片,提高再生筒和套筒的隔绝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分支箱用除湿包再生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金裕装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金裕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2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