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4105.5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曹俐莉;曾毅;靳宗振;王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C3/08 | 分类号: | B07C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中转 智能 分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包括主传送带(1),主传送带(1)上设有识别机构(2);主传送带(1)的末端设有分发转盘机构(4),分发转盘机构(4)上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对应设置有分发传送带(3)。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地对连续传送的物流包裹进行分类传送,不仅结构精简,而且出错率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中转设备,特别是一种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流业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目前物流业中的诸多环节十分依赖人工,人工问题成为了限制物流业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物流的分拣,尤其是物流的终端站点,一般采用人工在传送带上进行分拣分类,以便于后续包裹的配送,这种方式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而且长时间的人工作业也容易出现分类错误。
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的分拣设备,但一般都是以平推杆的方式在主传送带上进行操作,将不同类别的包裹推至不同的储料仓。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因一个储料仓对应一个平推杆,如果遇到多件包裹均属一类时,平推杆需要连续工作,这就要求主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不能过快,包裹的间距也应适当放大且间距需要相同。因此,该方式分拣效率较低,对传送带也有一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对连续传送的物流包裹进行分类传送,不仅结构精简,而且出错率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主传送带,主传送带上设有识别机构;主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分发转盘机构,分发转盘机构上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对应设置有分发传送带。
上述的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中,所述分发转盘机构包括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相连的主转盘,主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缺口,每个缺口内设置有可翻转料斗。伺服电机按设定时间,周期性转动。
前述的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中,所述可翻转料斗通过两侧的销轴与主转盘相连,可翻转料斗下方设有气动顶杆。气动顶杆可通过上顶可翻转料斗使其倾斜,并将包裹倒出转移。
前述的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中,所述销轴位置偏向主转盘外缘一侧,气动顶杆的上顶位置偏向主转盘中心一侧。这样就可以利用重力,使可翻转料斗在翻转后能够复位。
前述的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中,所述转轴上设有下限位固定座,下限位固定座上方设有花键,所述主转盘通过花键与转轴相连;所述可翻转料斗的一端搁置在下限位固定座上方。下限位固定座一方面可以承托主转盘,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可翻转料斗的翻转复位支点。
前述的物流中转智能分类装置中,所述分发转盘机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能够暂存物流包裹的分发转盘机构,以旋转的方式将物流包裹转移至不同位置,并传送给分发传送带,实现包裹的分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安装和维修方便,而且由于分发转盘机构能够起到暂存物流包裹的作用,使主传送带无需减速,因此整体分类效率更高,也相对不容易出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发转盘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传送带,2-识别机构,3-分发传送带,4-分发转盘机构,401-可翻转料斗,402-主转盘,403-转轴,404-花键,405-固定底座,406-伺服电机,407-气动顶杆,408-下限位固定座,40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4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