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削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5152.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力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B4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62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包括:刀柄、过渡段、钻芯、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一倒角结构;其中,所述过渡段设置在所述刀柄一端;所述钻芯设置在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第一切削刃设置在所述钻芯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切削刃的钻尖呈90°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沿所述钻芯的侧面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一倒角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削刃的钻尖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切削刃设置为90°,且在所述第二切削刃上增加了一个倒角结构,使得切削刀具在加工铝塑孔口和底孔的时候能够抑制毛刺的产生,从而达到孔壁光滑的加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机械化程度发展的步伐较快,在机械加工中对加工的精度和速度要求都很高。刀具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一般的加工用的刀具基本都是在金属杆的一端加工出螺旋式切削端,另一端用夹具夹持,通过驱动刀具转动进行切削。而且现在为了提高效率,生产出了一种群钻,即通过切削端设置侧边切削刃和端部切削刃,以使钻孔和切削都可以在一个刀具上完成。
然而,现有的群钻在加工铝塑孔口和底孔的时候容易产生毛刺,导致孔壁不够光滑而达不到加工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铰刀,以解决现有的群钻铰刀在加工铝塑孔口和底孔的时候容易产生毛刺,导致孔壁不够光滑而达不到加工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包括:刀柄、过渡段、钻芯、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一倒角结构;其中,
所述过渡段设置在所述刀柄一端;
所述钻芯设置在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切削刃设置在所述钻芯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切削刃的钻尖呈90°设置;
所述第二切削刃沿所述钻芯的侧面呈螺旋设置;
所述第一倒角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削刃的钻尖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刀柄、所述过渡段与所述钻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切削刃位于所述钻芯的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切削刃沿所述钻芯的轴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钻芯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沿远离所述钻芯的轴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钻芯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切削刃远离所述钻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削刃远离所述钻芯的一端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0.15-0.2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一倒角结构沿所述钻芯的径向方向的厚度为0.05-0.08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钻芯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切削刃的直径的20-2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前角为15-2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过渡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
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钻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外径沿朝向所述钻芯的方向呈线性的减小;
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沿朝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呈线性的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刀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纹,所述防滑条纹沿所述刀柄的径向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力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力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5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耳标钳
- 下一篇:一种木糖醇废渣挤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