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合使用的电连接器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6616.0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余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合 使用 连接器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合使用的电连接器端子,包括连接器和U形端子,所述连接器内通过隔板依次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一侧通过连接腔相连,且U形端子的两个横板通过连接腔一侧分别插接置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内,该装置通过独立的端子与连接器插接连接的形式,当需要对老化端子进行更换时,操作更加简单,连接器与端子的配合操作,经久耐用,增加使用寿命,通过弹片、防滑棱和密封板的相对设置,确保端子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晃动,增加使用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顶杆的支撑使连接片在长时间连接甚至多次连接后不会过早老化缩回连接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合使用的电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与端子的连接方式,大多数是以密封橡胶材质,将端子密封在绝缘体内,在进行保护端子的同时,也使端子损坏非专业人员很难更换维修,只能整体更换,增加额外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合使用的电连接器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器和U形端子,所述连接器内通过隔板依次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一侧通过连接腔相连,且U形端子的两个横板通过连接腔一侧分别插接置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一侧设有气囊,气囊的一侧下端通过连通阀设有通气管,且通气管贯穿插接置于第二腔室内,所述气囊的一侧通过四个导向杆对称套接设有绝缘板,且绝缘板的两侧分别与气囊和U形端子的横板一侧相接触,所述U形端子置于第一腔室内横板和连接器的上端均开设有通槽,横板的通槽一侧一体设有连接片,且连接片一侧贯穿连接器的通槽设置,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竖直插接设有顶杆,顶杆置于活塞筒内一端设有活塞,且通气管一端通过密封塞插接置于活塞筒的一侧下端。
优选的,所述顶杆上套接弹簧,且弹簧置于活塞筒内设置。
优选的,所述U形端子的第一腔室内横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卡槽和若干第一防滑棱,第一腔室内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弹片和第二防滑棱,且弹片置于卡槽内,第二防滑棱与第一防滑棱交错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腔内一侧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滑槽,滑槽内插接设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一侧贯穿连接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独立的端子与连接器插接连接的形式,当需要对老化端子进行更换时,操作更加简单,连接器与端子的配合操作,经久耐用,增加使用寿命;
2.通过弹片、防滑棱和密封板的相对设置,确保端子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晃动,增加使用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顶杆的支撑使连接片在长时间连接甚至多次连接后不会过早老化缩回连接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部位示意图。
图中:连接器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U形端子5、气囊6、通气管7、导向杆8、绝缘板9、连接片10、活塞筒11、顶杆12、活塞13、弹簧14、第一防滑棱15、弹片16、第二防滑棱17、密封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6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冷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速I/O连接器信号模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