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绝缘胶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7217.6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辅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83 | 分类号: | H01M50/183;H01M50/317;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绝缘 胶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绝缘胶圈,包括外壳、负极、集电极,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圈本体,所述胶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室,所述滑动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摆轮,所述摆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滑动室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滑动室、进气口、L形运动块、齿条和摆轮,能使高压气体从气体通道跑出,减少了电池爆炸的风险,极大增加了胶圈的功能,使电池绝缘胶圈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绝缘胶圈。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尤其是大容量牵引用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蓄电池正、负极柱的引出与密封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电池盖上带有铅套管,铅极柱从带有铅套管的电池盖上穿出后焊接密封引出正、负极柱方式,一种是电池盖不带铅套管,采用密封橡胶圈嵌入电池盖包覆极柱的密封引出正、负极柱方式。
目前,大容量牵引用铅酸蓄电池大多采用极柱穿过镶嵌在电池盖上的密封橡胶圈方式。一般用于蓄电池极柱密封的密封橡胶圈设计简单,功能单一,在电池内部产生高压气体时防爆效果较差,当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内部气体无法有效的通过胶圈排出,从而容易导致电池内部因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给使用者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绝缘胶圈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池绝缘胶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绝缘胶圈,包括外壳、负极、集电极,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圈本体,所述胶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室,所述滑动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摆轮,所述摆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滑动室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闭门的一侧设置有与摆轮的齿模数相同的齿,所述摆轮与封闭门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负极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体通道为N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齿轮、齿条的材质均为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L形运动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电池绝缘胶圈设置有:滑动室、进气口、齿条和摆轮,在电池内部因高温产生高压气体时,气体推动L形运动块移动进而将封闭门向下移动这样封闭门就会打开,高压气体从气体通道跑出,减少了电池爆炸的风险,极大增加了胶圈的功能,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设置的L形运动块和滑块能在电池内部气体因高温膨胀升压时及时移动提供封闭门移动的动力,同时在电池内部压力和外界平衡时因自身重力下降将摆轮带动转动进而将封闭门带动向上将气体通道堵死,避免电池内物质泄漏过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绝缘胶圈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绝缘胶圈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绝缘胶圈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辅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辅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机喇叭泡棉防尘网
- 下一篇:一种连接护士站电话铃的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