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可拉伸的自粘附体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7676.4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本慧;陈士晟;唐文杰;周宇轩;尹思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263 | 分类号: | A61B5/263;A61B5/266;A61B5/2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拉伸 粘附 体表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柔性可拉伸自粘附体表电极,包括:柔性可拉伸导电膜、电极引线、传感封装层、双头绝缘引线以及引线调节滑块,所述双头绝缘引线近端两头分别通过所述电极引线连接一个体表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引线设置在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上,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直接与皮肤相接触,所述传感封装层将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和电极引线封装保护,保留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的底部不进行封装。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纳米线作为导电介质,形成导电膜,使其与形状不规则的皮肤接触,提高电极的界面导电能力,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具有电极柔性和可拉伸性强,有利于与皮肤共形贴附,使用方便,信号质量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可拉伸的自粘附体表电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物医学相关学科也迅速发展,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对生物电信号的采集技术的需求愈发强烈。一般是对人体或者其他动物的体内电势进行测量和记录。此外,皮肤电刺激也是临床经常使用的辅助治疗的方法。上述方法在进行测量或刺激时都需要通过适当的电极和生物体接触,实现电信号的传递。体表电极具有无创、方便使用等优势,在临床和科研方面被广泛使用,如:测量肌电、心电信号;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治疗偏瘫患者;采集脑电进行情绪识别等。
目前,体表电极主要分为干电极和湿电极两种。湿电极一般使用导电膏或使用水凝胶材料,失水后性能明显变差,且不透气。干电极就是不需要配合导电膏使用的电极,主要用来测量生物电势信号,如心电、脑电及肌电信号,一般需要外加力量使其皮肤紧密贴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错位,影响信号质量。且这两种材料本身也无法拉伸,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体多变的体表结构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的柔性可拉伸的自粘附体表电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纳米线作为导电介质,形成导电膜,使其与形状不规则的皮肤接触,提高电极的界面导电能力,具有良好的拉伸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头柔性可拉伸自粘附体表电极,包括: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电极引线2、传感封装层4、双头绝缘引线5以及引线调节滑块6,所述双头绝缘引线5近端两头分别通过所述电极引线2连接一个体表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引线2设置在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上,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直接与皮肤相接触,所述传感封装层4将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和电极引线2封装保护,保留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的底部不进行封装。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是由金银纳米线作为导电材料,用于测试被测者体表的目标测试位置的电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引线2材质选用用导电铜箔,柔性可变形,通过导电银胶201连接在所述柔性可拉伸导电膜1的一端,其另一端与双头绝缘引线5内绝缘层环绕包裹的引线内芯501相接,在二者相接的位置设置有引线封装块205将连接处封装保护,所述电极引线2设置电极封装层401封装保护,所述电极封装层401与所述传感封装层4设计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封装层4上设置有放置扁头402,所述放置扁头40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三条横向防滑纹4021。
作为优选,所述双头绝缘引线5的两条绝缘线平行排列,远端相接并外接后级的检测设备,近端分开整体呈Y形,两头各连接一个体表电极。
作为优选,所述引线调节滑块6设置为椭圆柱体,中间带有两个圆柱状中空的穿线孔601。
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纳米线作为导电介质,形成导电膜,使其与形状不规则的皮肤接触,提高电极的界面导电能力,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具有电极柔性和可拉伸性强,有利于与皮肤共形贴附,使用方便,信号质量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头柔性可拉伸自粘附体表电极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多功能加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水果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