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7749.X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勳;鲁丁胜;瞿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友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陶洁雯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外壳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充电器外壳的固定治具以及用于施加力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施力装置,施力装置包括推板以及驱动推板做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固定治具夹持充电器外壳的下端壳体,驱动装置驱动推板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上端壳体以实现对充电器外壳进行检测。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完成充电器的装夹固定在治具上便可实现自动化对充电器外壳进行紧密度检测,检测效率高,同时施力装置的力度可调,可避免出现因施加力度过大而将充电器外壳掰坏的现象,减少了成本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使用,对应的与其配套的电子产品充电器也成为了消费者人手必备的产品之一,充电器的用处就是将220V的高压脉冲转换为5V的低压脉冲,再经过一个整流、稳压电路,变成5V稳定的直流电。充电器的产品种类多样,在选购时消费者尤为关注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而影响该两者的因素之一即是充电器外壳的安装紧密性。
现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器外壳压合后,充电器外壳可能存在上下两部分壳体连接不够紧密的问题,传统的检测方式是通过人工检测,检测方式是工作人员用手施加一定的力度去掰上下两部分壳体,如果能掰开,那么就属于压合不够紧密,需要重新压合。该种检测方式不但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在作用到充电器外壳的上的力度难以调节控制保持一致,因此可能出现施加的力太大,直接把连接处的结构掰断,造成充电器外壳的报废,造成较高的成本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研制一种能够检测充电器外壳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充电器外壳的固定治具以及用于施加力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施力装置,施力装置包括推板以及驱动推板做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固定治具夹持充电器外壳的下端壳体,驱动装置驱动推板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上端壳体以实现对充电器外壳进行检测。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完成充电器的装夹固定在治具上便可实现自动化对充电器外壳进行紧密度检测,检测效率高,同时施力装置的力度可调,可避免出现因施加力度过大而将充电器外壳掰坏的现象,减少了成本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充电器外壳的固定治具以及用于施加力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施力装置,所述施力装置包括推板以及驱动所述推板做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治具夹持充电器外壳的下端壳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板作用于充电器外壳的上端壳体以实现对充电器外壳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外壳检测装置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若干所述固定治具,所述施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侧边,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推板直线运动的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固定治具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治具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夹块,两夹块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充电器外壳的夹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外接气压机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推臂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的驱动电机,若干所述固定治具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防止所述固定治具被顶出的挡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友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友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加便捷的园林用剪刀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