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7903.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9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焦伟国;葛玉伦;茆荣凯;许寅;吴兆锦;焦建国;焦东林;吴飞;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9/00 | 分类号: | E03B9/00;E02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灌溉 排水口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包括引排水管,引排水管外套设有水位管,引排水管与水位管之间密封设置,水位管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滑动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对应安装孔在引排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环与安装槽的侧壁贴合;引排水口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固定环的固定机构。本申请能够降低引排水管堵塞的可能性,同时可通过拆装清洗滤网降低安装滤网后对水流的流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的水利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田、园林等建设面积逐渐大,在水利灌溉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引水管道将水流引入下流进行灌溉。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194489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田间灌溉引排水口装置,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引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与灌溉水田连通,进水端与灌溉水渠连通;进水端套设有与其适配的封水管,封水管的管口位于灌溉水渠的水平面上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灌溉水渠中可能会存在生活垃圾、树叶等固定杂物,引排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灌溉渠道的固定杂物带入引排水管道中,从而可能会导致引排水管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引排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装置,包括引排水管,所述引排水管外套设有水位管,所述引排水管与水位管之间密封设置,所述水位管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滑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对应安装孔在引排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环与安装槽的侧壁贴合;所述引排水口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固定环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滤网的过程中,只需推动固定环沿安装孔的侧壁滑移,直至固定环抵接于安装槽的侧壁时,再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固定环,即可达到在引排水管道中安装滤网的目的;当需要拆卸滤网时,先解除固定机构对固定环的固定作用,再从引排水管中移除固定环,从而达到便于拆卸滤网的目的,进而达到降低引排水管堵塞的可能性,同时可通过拆装清洗滤网降低安装滤网后对水流的流速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顶侧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两端分别连通限位槽和第一滑槽;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推块、第二推块、第三推块、抵接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推块的顶侧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推块滑动连接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推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所述抵接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所述抵接块插接于限位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抵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三推块固定连接于第三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三推块远离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抵接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匹配;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使得第一推块复位的复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固定环的过程中,先推动抵接块滑移至第二滑槽内,接着推动固定环移动,当固定环的外周面抵接于安装槽的侧壁时,第一弹簧推动抵接块插接于限位槽,从而达到固定固定环的目的;在拆卸固定环的过程中,先推动第二推块带动第一推块移动,第一推块移动带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互作用下,第三推块推动抵接块滑移至第二滑槽内,从而能够拆卸固定环,进而达到便于拆装固定环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