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9725.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青;李子俊;乔东博;胡新宇;陆永利;姚艳茹;陈小鹏;曹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0 | 分类号: | B23D15/00;B23D33/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断剪 离线 间隙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属于冷轧技术领域。所述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刀头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刀头与所述第一刀轴同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刀头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刀头与所述第二刀轴同轴;若干所述第一剪刃可调节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头的周面上;若干所述第二剪刃可调节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头的周面上。本实用新型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无需在线对剪刃间隙进行检查调整,减小现场检查调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冷轧板材生产切边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切边后一般有废边压块,废边卷球,废边碎断三种废边处理方式,其中废边碎断是最常用的一种废边处理模式,碎断剪和切边剪类似,分为单塔和双塔碎断剪,单塔碎断剪是指没有备用刀头,一旦故障需要停机处理,双塔碎断剪是指有备用刀头,一个刀头损坏时可以切换备用刀头来保证产线的连续生产,碎断剪刀头一般是由一对刀胎上分别安装相对应数对配对剪刃,保证剪刃间隙,从而保证碎断功能。
但是,碎断剪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剪刃磨钝或者出现崩刀,需要对刀胎和剪刃一起下线离线对剪刃进行修磨,修磨供应商修磨时保证剪刃磨锋利和刀头整体外圆尺寸符合图纸要求。但是,回装时碎断剪容易出现由于装配不合理,垫片安装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剪刃间隙无法保证,碎断剪连刀现象,一旦出现该现象一般需要退刀对剪刃间隙重新调整,调整过程费时,影响产线运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线切边剪出现问题时,重新换刀头需要反复调整间隙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刀轴、第二刀轴、第一刀头、第二刀头、若干第一剪刃及若干第二剪刃;所述第一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刀头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刀头与所述第一刀轴同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刀头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刀头与所述第二刀轴同轴;若干所述第一剪刃可调节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头的周面上;若干所述第二剪刃可调节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头的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轴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轴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通过第一偏心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刀轴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刀轴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偏心套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碎断剪离线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塞尺;所述塞尺测量所述第一剪刃与所述第二剪刃之间的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9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