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2132.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杰;周朱晨;瞿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0;G01N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检测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涉及食品检测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品粉碎装置粉碎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中空设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在外壳内来连接有用于粉碎食品的粉碎单元,所述粉碎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过滤食品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研磨部,所述研磨部内设置有用于研磨食品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与粉碎单元连接,粉碎电机带动粉碎单元和研磨单元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粉碎食品的同时研磨食品提高了食品的粉碎效果从而提高食品检测的提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十分重要,对食品检测检测时需要对食品粉碎后添加反应剂促进反应后对其成分检测。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724851A”公开了一种高效食品检测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驱动电机和喷雾泵,所述粉碎箱的顶部设置有食品进入口,所述粉碎箱内部对应食品进入口设置有粉碎室,所述喷雾泵固定安装在粉碎箱对应粉碎室的外部,所述喷雾泵的输出端对应粉碎室设置有纳米喷雾板,所述粉碎室内部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制动连接,所述粉碎箱内对应粉碎室的下方设置有过筛斗,所述过筛斗对应凸起的末端设置有筛网,所述过筛斗的末端通过粉碎箱连接有输出管。该高效食品检测粉碎装置,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有效提高对食品检验前期粉碎效果,保证食品被检测时的无菌性,提高食品检测数据的精准度。但是,该装置粉碎效果差,容易产生较大的颗粒,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粉碎装置粉碎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提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中空设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在外壳内来连接有用于粉碎食品的粉碎单元,所述粉碎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过滤食品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研磨部,所述研磨部内设置有用于研磨食品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与粉碎单元连接,粉碎电机带动粉碎单元和研磨单元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单元包括粉碎轴和第一刀片,粉碎轴连接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刀片固定连接到粉碎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轴靠近过滤网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倾斜设置,且第二刀片设有刀刃的一边指向斜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单元包括研磨辊子、研磨轴和螺旋叶片,所述研磨辊子包括锥形的研磨端和圆柱形的安装端,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到研磨辊子上的安装端;所述研磨轴为圆杆,研磨轴与粉碎轴连接,粉碎轴带动研磨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单元和粉碎单元之间通过振动单元连接,振动单元控制研磨单元上下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波形轨道和振动杆,所述波形轨道为环状,波形轨道内设置有波形环槽,所述振动杆的一端设在波形轨道内的波形环槽内,且振动杆远离波形轨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套,所述振动套为一端设有开口的筒状,振动套内设置有六棱柱形内腔,所述研磨轴远离研磨辊子的一端为六棱柱形,研磨轴远离研磨辊子的一端设在振动套内,且振动套内还设置有振动弹簧,振动套通过振动弹簧压动研磨轴,所述振动套上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到粉碎轴内,所述振动杆设置有两组,且振动杆关于振动套的轴线均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杆设在波形轨道内的一端设有圆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2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