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2398.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温立香;冯春梅;张芬;何梅珍;林家威;黄进达;石荣强;庾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B51/04 | 分类号: | B65B51/0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茶箩箩盖 竹条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包括手柄,插针,保护套,其中,手柄顶部与插针末端呈90°固定连接,插针可插入保护套内,所述手柄内部为中空结构,手柄底部有开口,所述插针前端为尖状,插针上设置有槽,槽呈圆弧形,槽贯穿插针两端,所述插针中间的上部位置设置有挡片,所述保护套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末端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插针前端可轻松穿过竹箩材质的茶箩与箩盖,且插针部分为凹槽式,竹条可以顺着凹槽穿过茶箩与箩盖依次完成固定工作,轻松省力,简单便捷,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六堡茶是广西地方特色名茶,属黑茶类,其在贮藏时常采用竹箩包装,将渥堆发酵适度的六堡茶茶坯汽蒸软化后装入竹箩内压紧,用与竹箩配套的箩盖盖住并用一根竹条穿过竹箩及箩盖的边缘将上下两部分固定,便于存放、运输等。目前常采用的固定竹箩箩盖的方法为:用一根前端尖锐的圆柱状工具插入竹箩与箩盖,撑开间隙,人工用手将竹条穿过间隙,由于装茶竹箩与竹盖的编织空隙较密,因此人工撑开间隙将竹条穿过二者完成固定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用力过大容易撑断破坏竹箩或箩盖,用力不足间隙太小,竹条穿过困难容易卡,穿引时发生毛刺扎手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竹条穿插竹箩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包括手柄,插针,保护套,其中,手柄顶部与插针末端呈90°固定连接,插针可插入保护套内,
所述手柄内部为中空结构,手柄底部有开口,所述插针前端为尖状,插针上设置有槽,槽呈圆弧形,槽贯穿插针两端,所述插针中间的上部位置设置有挡片,所述保护套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末端设置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插针末端的顶部设置有切割片。
优选地,所述插针靠近末端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手柄靠近底部的表面设置有孔。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靠近末端下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末端上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插针前端可轻松穿过竹箩材质的茶箩与箩盖,且插针部分为凹槽式,竹条可以顺着凹槽穿过茶箩与箩盖依次完成固定工作,轻松省力,简单便捷,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同时穿引竹条可以根据不同竹箩直径大小固定穿引次数及穿引竹条的长度,保证包装一致,为六堡茶机械化配套包装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上方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下方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插针,3-保护套,11-孔,21-槽,22-挡片,23- 凹槽,24-切割片,31-凸起,32-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固定茶箩箩盖的竹条引流装置,包括手柄1,插针2,保护套3,其中,手柄1顶部与插针2末端呈90°固定连接,插针2可插入保护套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2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弯折的GMT板材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