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AN总线与通用串行总线透明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3862.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郝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n 总线 通用 串行 透明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AN总线与通用串行总线透明传输装置,包括有DC‑DC电源电路、CAN接口电路、RS232接口电路、RS485接口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及接口电路,与现有技术通用串行总线相比,CAN总线具有自动仲裁机制、自动重发、故障自停、排除故障自恢复、自动校验机制、通信距离远(公里级)、组网灵活等优点,本装置在原有设备通信总线之间接入一对透明传输装置,即可将原有通用串行总线无缝转换为CAN总线,从而实现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性能及适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改造成本也相应降低、体积更小,应用的场景也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AN总线与通用串行总线透明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工业自动化、汽车、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面对这种状况时,普遍采用通用串行总线作为通信接口,但由于线束数量的增多,此种方式的改造成本呈现几何倍的增长,体积也随之增大,且只能应用在特定的场景,这些缺陷局限了各控制系统之间数据通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CAN总线与通用串行总线透明传输装置,从而可解决通用串行总线随线束增多导致的改造成本递增、体积增大及应用场景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一种CAN总线与通用串行总线透明传输装置,包括有DC-DC电源电路、CAN接口电路、RS232接口电路、RS485接口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及接口电路,所述DC-DC电源电路分别与CAN接口电路、RS232接口电路、RS485接口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及接口连接,以实现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1、2分别对应与RS232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1、2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端口3、4分别对应与RS485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1、2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端口5、6分别对应与CAN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2、1连接,控制端与RS485接口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1、2分别对应与RS485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1、2连接,信息采集端口3、4分别对应与RS232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1、2连接,信息采集端口5、6分别对应与CAN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1、2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DC-DC电源电路包括有芯片U1、U3、电容C5-C7、C10、有极电容CP1、电阻R4、发光二极管LD2、二极管D1及三端滤波器L1,所述芯片U1的引脚1分别与电容C5-C7的一端及有极电容CP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引脚2分别与引脚4、电容C5-C6的另一端及+5V电源连接,引脚3分别与有极电容CP1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12V电源及三端滤波器L1的引脚1连接,所述三端滤波器L1的引脚2接地,引脚3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1分别与电容C10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并接地,引脚2分别与引脚4、电容C10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及3.3V电源连接,引脚3与+5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AN接口电路包括有芯片U7-U8、电容C17-C18及电阻R15、R19-R20,所述芯片U8的引脚1、4分别与CAN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1、2连接,引脚2与电容C17的一端连接并接地,引脚3分别与电容C17的另一端及+5V电源连接,引脚5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引脚6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CAN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1及芯片U7的引脚2连接,引脚7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CAN接口电路的信息采集端口2及芯片U7的引脚1连接,引脚8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R20的另一端及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7的引脚3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3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箱生产用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推力轴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