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放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4197.0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伟;张维波;魏任生;欧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4 | 分类号: | B65H49/34;B65H59/38;B65H5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主动放卷设备,包括机架、旋转支撑机构、放卷盘、驱动机构与张力控制机构;放卷盘可供放置管材或线材进行放卷,旋转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放卷盘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设置于机架上并相互间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转动来带动放卷盘转动;张力控制机构包括位置检测器,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管材或线材放卷的高度位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转速根据放卷的高度位置来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支撑和带动放卷盘转动来主动放卷,通过位置检测器检测放卷的高度位置,调节驱动机构的输出转速,使放卷速度与下工序的牵引速度匹配,避免产品拉伸变形,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或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放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管材、线材等产品的连续批量生产过程中,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往往涉及到产品的转运,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转运,一种是盘绕堆放在料框或料筒等容器中,另一种是缠绕在线盘上。例如热缩套管生产加工时,主要是通过前一道工序挤出上盘,再放卷进行辐照加工,收卷后再放卷进入扩张工序,最后通过纸盘收卷包装。
其中,采用容器周转的方式进行转运时,从容器中连续引出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加工,容易使产品打结,造成产品拉伸或生产中断,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采用线盘的方式进行转运,相对于容器放卷的优势是不会使产品出现打结现象,但是从线盘上引出产品进入下道工序放线时,一般是通过线材拉动线盘被动放卷,在放卷过程中很容易使线材产生拉伸变形,而线盘本身圆周方向重心不平衡,使得线材拉动线盘的拉力不稳定,进一步对线材造成轴向不稳定的拉伸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主动放卷设备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放卷设备,能够根据下工序牵引速度来调节放卷速度,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放卷设备,包括机架、旋转支撑机构、放卷盘、驱动机构与张力控制机构;所述放卷盘可供放置管材或线材进行放卷,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放卷盘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相互间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转动来带动所述放卷盘转动;所述张力控制机构包括位置检测器,所述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管材或线材放卷的高度位置,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转速根据管材或线材放卷的高度位置来调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链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传动;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第一旋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的双排链轮,所述第二旋转件包括第二旋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的被动链轮,所述双排链轮包括内侧链轮和外侧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所述内侧链轮同步转动,所述外侧链轮通过第二链条带动所述被动链轮同步转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卷盘包括卷芯和连接于所述卷芯的两端的圆盘,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上均设有传动包胶辊,所述传动包胶辊与所述圆盘接触配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包胶辊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通过键条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键条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传动包胶辊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螺孔限位在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键条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传动包胶辊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螺孔限位在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器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控制器,所述位置检测器根据检测到的管材或线材的不同高度输出对应的预设电位,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设电位输出信号来调节所述驱动机构的放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4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管网高效分流截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缝管液压顶锻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