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无障碍安全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4603.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熔华;沙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0;H01R13/02;H01R13/502;H01R13/04;H01R24/00;H01R27/0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障碍 安全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式无障碍安全转接头,包括插电槽单元、插头单元和外壳体;所述插电槽单元在插电槽板的一侧装有插电槽,在插电槽板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层圆形的凸台,在凸台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插电槽通过电线管连接电路输出器,电路输出器固定在插电槽板上且电路输出器贯穿插电槽板;电线管内布置有电线,通过电线实现插电槽与电路输出器连接;插头单元在插头板的一侧分别在圆周边沿位置和中心位置设有一圈第二环形凸起和环形的挤压槽;在插头板的另一侧设有电路输出器、电线管和插片;每片插片的一端通过电线管连接电路输出器,电路输出器贯穿插头板,电线管内布置有电线,通过电线实现插片与电路输出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挤压式无障碍安全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将插头与墙上插座直接连接,从而实现顺利通电。而在插电时都会遇到在眼睛不看向插座时,插头无法一下子对准插座,而后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去寻找插座孔具体方位的情况,又或者在黑暗中很难插上电等情况。而在已有的专利中,存在专门为盲人设计的磁性转接头,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插在插座上,另一半事先插到电器插头上,使用时只需大致相互接近便可在磁力的作用下完美契合,无需手去确定插孔的位置。但是,已有的专利仅面向盲人群体,缺乏从更广泛人群的角度解决问题,对于普遍的用户群体而言,其存在简单吸附如若插头过重可能会掉落,无接通电源时触碰磁盘可能发生触电等诸多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挤压式无障碍安全转接头,可以实现吸附无掉落,只有相互吸附凹槽挤压才能顺利挤出转接头插孔,从而连接墙上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压式无障碍安全转接头,包括插电槽单元、插头单元和外壳体;所述插电槽单元包括插电槽板,在插电槽板的一侧装有插电槽,在插电槽板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层圆形的凸台,在凸台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插电槽通过电线管连接电路输出器,所述电路输出器固定在插电槽板上且电路输出器贯穿插电槽板;所述电线管内布置有电线,通过电线实现插电槽与电路输出器连接;
所述插头单元包括插头板,在插头板的一侧分别在圆周边沿位置和中心位置设有一圈第二环形凸起和环形的挤压槽;在插头板的另一侧设有电路输出器、电线管和插片;每片插片的一端通过电线管连接电路输出器,所述电路输出器贯穿插头板,所述电线管内布置有电线,通过电线实现插片与电路输出器连接;插头板上的电路输出器与插电槽板上的电路输出器相对应设置;
在插电槽单元、插头单元外部包裹有壳体。
进一步,第二环形凸起与插电槽板上凸台的边沿轴肩相配合;挤压槽与第一环形凸起相配合;在插头单元和插电槽单元相互配合安装时,第二环形凸起与凸台相配合,第一环形凸起插入挤压槽。
进一步,电线管通过螺钉与插电槽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插电槽包括双孔插电槽和三孔插电槽;
进一步,所述插电槽板、插头板和壳体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插片能够实现伸缩,每片插片的底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杆推出杆和电路连接部,电路连接部的底端固定在电线管的外部,电线管通过电路输出器固定安装在插头板的表面,且插头板的电路输出器也贯穿插头板;第二连杆推出杆的底部依次连接第一连杆推出器和按钮连杆;按钮连杆与第一连杆推出器之间相互垂直连接,且按钮连杆的两端套装有滑轮,滑轮与按钮上的滑轨相互配合,按钮安装在插头板的侧壁上,且按钮与插头板的侧壁之间通过凸起和滑轨配合安装,故推动按钮的时候可以带动按钮连杆同向移动,由按钮连杆依次带动第一连杆推出器、第二连杆推出杆和相应的插片同向移动,实现插片的伸出;反之,反向推动按钮的时候可以带动按钮连杆移动,由按钮连杆依次带动第一连杆推出器、第二连杆推出杆和相应的插片反向移动,实现插片的收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4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废气检测设备用的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通讯的无声故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