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单缸转向同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0731.9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庞牡;邓恺悌;方凡哲;朱建平;陶俊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6 | 代理人: | 鲁朝军 |
地址: | 41310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转向 同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单缸转向同步机构,它包括有舵杆、上铜套、舵承座、舵柄压盖,舵承座底部向下穿过船底板悬空,舵承座内腔下部扩展形成下铜套槽,下铜套槽内活动套装有下铜套,下铜套底部的下铜套槽内由上至下依次层叠有油封垫板、J型骨架油封,舵承座内腔上部扩展形成上铜套槽,上铜套槽内活动套装有上铜套,上铜套顶部的上铜套槽内套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顶部安装有外套环,外套环内套装有内卡环,内卡环顶部扣装有舵承座压盖。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船舶单缸转向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舵杆是直接套装在舵承座内,舵杆与舵承座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磨损,一旦发生磨损,就需要舵杆整条更换,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的船舶单缸转向同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单缸转向同步机构,它包括有舵杆、上铜套、舵承座、舵柄压盖,舵承座底部向下穿过船底板悬空,舵承座内腔下部扩展形成下铜套槽,下铜套槽内活动套装有下铜套,下铜套底部的下铜套槽内由上至下依次层叠有油封垫板、J型骨架油封,舵承座底部通过压盖螺栓安装有骨架油封压盖,舵承座内腔上部扩展形成上铜套槽,上铜套槽内活动套装有上铜套,上铜套顶部的上铜套槽内套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顶部安装有外套环,外套环内套装有内卡环,内卡环顶部扣装有舵承座压盖;舵杆底部与舵叶总成连接,舵杆顶部向上依次穿过骨架油封压盖、J型骨架油封、油封垫板、下铜套、单向推力球轴承、内卡环、舵承座压盖后与舵柄一端连接,舵柄另一端与转向油缸铰接。
所述的舵柄另一端通过舵柄连杆销轴铰接有舵柄连杆总成,舵柄连杆销轴与舵杆之间的舵柄上设有舵柄油缸销轴,转向油缸一端与舵平台铰接,另一端与舵柄油缸销轴铰接。
所述的舵承座压盖上方的舵杆逐渐收缩形成上小下大的锥形过渡段,锥形过渡段顶部收缩形成连接段,连接段插套在舵柄一端,舵柄顶部设有舵柄压盖,舵柄压盖顶部设有吊环螺杆,吊环螺杆底部向下穿过舵柄压盖后与连接段顶部连接固定。
所述的舵承座顶部水平扩展形成限位环,限位环由舵平台承托,限位环顶部设有舵承座螺杆,舵承座螺杆底部向下穿过限位环、舵平台、舵承座垫板后与螺母啮合;舵承座压盖竖截面呈n形,舵承座压盖底部向外扩展形成连接环,连接环与舵承座的限位环之间通过压盖螺杆连接固定。
所述的下铜套、上铜套之间的舵承座内预留有润滑室,润滑室其中一侧的舵承座上设有黄油杯。
所述的油封垫板、J型骨架油封为多个,互相错位后层叠在铜套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安装时舵承座内需注满黄油,内外套环用胶粘接,舵系安装后转动舵叶,无明显阻尼现象,安装舵承座时,黄油杯位置朝船艉方向安装,舵承座与船底板的连接处通过焊接形成密封,本方案上铜套用于承托舵杆,同时防止舵杆直接与舵承座接触,从而降低舵杆的磨损率(上铜套与舵承座接触,损坏时只需更换上铜套即可),黄油始终向上及向下撑开上铜套和下铜套,当J型骨架油封产生磨损时,在黄油的撑开压力以及下铜套自身重力下,下铜套向下推挤J型骨架油封,使J型骨架油封始终紧贴在舵杆上,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0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细胞分离仪的排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的推进电机轴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