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1363.X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 智能 防护 预紧器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涉及汽车用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盒,放置盒内分别设有安全带接收器和电机,安全带一端安装有收纳盒,收纳盒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活动槽,收纳盒两侧设有若干活动铆,收纳盒内分别设有感应器和传输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收纳盒和安全带上增加的活动铆,并在收纳盒底面和顶面都开设有活动槽,通过按压活动铆将收纳盒固定,同时再次按压活动铆可以将收纳盒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固定,通过增加感应器、传输器和接收器,感应器将安全带每次活动的位置传输到传输器,在通过传输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当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接收器和电机连接控制电机带动安全带收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安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乘员约束系统的主要保护装置之一,是高速运动车辆座椅上不可缺少的装置。普通安全带通过对由车辆碰撞时产生的急加速度所引起的乘员急剧位移进行约束而实现保护功能。汽车碰撞时,安全带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风挡玻璃,减少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普通安全带本身亦有不足之处,由于安全带动态拉出量和织带与乘员佩戴间隙的存在,造成织带松弛,当碰撞发生时,增加了乘员发生车内二次碰撞的风险。对不同身材、佩带和不佩带安全带从而降低对乘员由安全气囊引发的伤亡事故的危险,普通的汽车安全带无法满足在车辆即将发生危险情况而又未发生碰撞前进行智能预警和预紧的要求,由此安全带的主动预紧技术被提出,同时现有的技术不够智能而且多为一次性装置,比较浪费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解决现有的安全带预紧为一次性同时不够智能无法重复使用,不能很好的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包括放置盒,方便装置放置同时减少了装置所占的空间增加空间利用率,放置盒底面设有固定板,方便将装置固定增加的稳定性,放置盒内分别设有安全带和接收器,使装置功能更完善,同时接收器增加了装置的智能化和可操控性,安全带一端设有收卷筒,收卷筒内设有收卷轴,收卷筒一侧面设有电机,方便控制安全带伸缩,电机和收卷筒之间设有齿轮组,齿轮组侧面分别套接有传动轴和旋转轴,由齿轮带动收卷轴使装置运行更稳定,传动轴和放置盒内侧面连接,齿轮组和电机通过旋转轴连接,电机、旋转轴、传动轴和收卷轴相互传动配合,方便将安全带收缩,接收器和电机电性连接,通过接收器控制电机,安全带另一端设有收纳盒,收纳盒内分别设有感应器和传输器,感应器和传输器电性连接,由感应器收集信息然后传导到传输器,收纳盒两侧面均开设有活动槽,安全带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活动铆,活动铆和活动槽卡接,通过按压活动铆将收纳盒固定,同时再次按压活动铆可以将收纳盒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固定。
优选的,固定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方便将装置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优选的,收卷筒一侧面设有固定柱方便将其他元器件固定。
优选的,固定柱一侧面安装有弹簧增加装置的灵活度。
优选的,弹簧顶端设有挡板可以卡住齿轮从而锁死安全带。
优选的,挡板一侧面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挡板和弹簧相互传动配合使传导更直接。
优选的,接收器表面开设有电源接口增加接收器的续航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收纳盒和安全带上增加的活动铆,并在收纳盒底面和顶面都开设有活动槽,通过按压活动铆将收纳盒固定,同时再次按压活动铆可以将收纳盒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固定,通过增加感应器、传输器和接收器,感应器将安全带每次活动的位置传输到传输器,在通过传输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当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接收器和电机连接控制电机带动收卷轴将安全带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1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模式切换的电梯零部件用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可翻板下料贴膜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