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3348.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郝继宗;兰剑;孟祥龙;孟建强;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郭佳寅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废液 雾化 喷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包括内套管、中间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用于容纳高粘度的废液,内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废液出口,中间套管套设在内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内套管位于中间套管中,中间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换热介质,换热介质用于与废液热交换以提升废液的温度,外套管套设在中间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中间套管位于外套管中,废液出口位于外套管之内,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外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喷嘴,喷嘴与废液出口之间形成混合区,以使得雾化介质和废液在混合区中混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雾化效果好,并且不容易堵塞废液出口和喷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其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液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其中废液常用的处理方式为焚烧,喷枪性能也会对废液高温分解和有机成分充分氧化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焚烧炉的喷枪的结构较为简单,对高粘度的废液无法保证稳定的流量,造成喷射堵塞和雾化场不均匀等情况,对装置运行和后期检查维修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所述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包括:
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用于容纳高粘度的废液,所述内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废液出口;
中间套管,所述中间套管套设在所述内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所述内套管位于所述中间套管中,所述中间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用于与所述废液热交换以提升所述废液的温度;以及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中间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所述中间套管位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废液出口位于所述外套管之内,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雾化介质,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废液出口之间形成有混合区,以使得所述雾化介质和所述废液在所述混合区中混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包括内套管、中间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用于容纳高粘度的废液,内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废液出口,中间套管套设在内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内套管位于中间套管中,中间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换热介质,换热介质用于与废液热交换以提升废液的温度,外套管套设在中间套管的外侧,至少部分的中间套管位于外套管中,废液出口位于外套管之内,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外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喷嘴,喷嘴与废液出口之间形成混合区,以使得雾化介质和废液在混合区中混合。这样,中间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换热介质可以提升废液的温度,废液升温而降低了废液本身的粘度,从而加快了流动速度,解决了现有的喷枪雾化效果不佳和容易堵塞等问题,防止废液在内套管中凝结,保证废液在混合区中能够充分地雾化,提高了高粘度废液雾化喷枪的雾化效果,并且不容易堵塞废液出口和喷嘴。
可选地,所述废液出口位于所述中间套管之外。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包括缩口段,所述缩口段位于所述中间套管中,所述缩口段包括相连通的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沿所述内套管的轴向方向比所述大直径部更靠近所述废液出口。
可选地,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混合区中且所述端板的径向方向与所述内套管的径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端板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端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喷嘴的方向向内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3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管防渗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田助剂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