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肌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3842.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普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赵春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泰山路2号博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肌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肌针,包括:针体,针体内具有管腔,针体的前端具有一斜面,针体的外表面具有绝缘涂层;针座,包含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一侧的针翼,针翼所在的平面与斜面的法平面平行或垂直,本体内具有内孔,内孔的开口形成于本体的后端,针体的前端具有一连通内孔的针孔,针体的后端插接在针孔内;以及导联线,导联线从本体的侧面穿入内孔并与针体电性连接。在针座的侧面特定设置了一个针翼,该针翼既能辅助医生判断针体前端的斜面朝向,又便于医生转动面肌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肌针。
背景技术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原先用于治疗面部肌肉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后来被应用于医学美容。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进而达到除皱的效果。或者是利用其可以暂时麻痹肌肉的特性,使肌肉因失去功能而萎缩,来达到雕塑线条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去皱和瘦脸。
肉毒素肌电引导注射是根据治疗过程肌电反馈确定靶肌肉,针头一端连接肌电记录仪,能够从肌电图形及音频方面反映兴奋肌肉。注射过程中,患者主动运动相关肌肉,根据肌电信号确定正确进针肌肉,确定靶肌肉后,固定注射器,精确注射肉毒素。
现有的面肌针存在的缺陷是面肌针刺入面部组织后,医生不容易确定针体前端的斜面朝向,并且转动面肌针的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面肌针,该面肌针便于医生判断针体前端的斜面朝向,并且便于医生转动面肌针。
一种面肌针,包括:
针体,针体内具有管腔,针体的前端具有一斜面,针体的外表面具有绝缘涂层;
针座,包含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一侧的针翼,针翼所在的平面与斜面的过针体中轴线的法平面平行或垂直,本体内具有内孔,内孔的开口形成于本体的后端,针体的前端具有一连通内孔的针孔,针体的后端插接在针孔内;以及
导联线,导联线从本体的侧面穿入内孔并与针体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针座的侧面特定设置了一个针翼,该针翼既能辅助医生判断针体前端的斜面朝向,又便于医生转动面肌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涂层为铁氟龙涂层。铁氟龙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表面光滑,有利于面肌针刺入人的脸部组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包含手持部和设置在手持部前端的连接部,手持部内具有内孔,连接部内具有针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持部呈中间内凹的马鞍形。医生操作面肌针时,指腹恰好位于中间内凹的位置,便于手指的力量传递给面肌针,从而推动面肌针刺入面部肌肉组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翼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斜面的法平面平行,针翼的朝向与斜面的朝向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联线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端头。接线端头用于连接肌电图仪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面肌针正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面剖切针座与针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的针座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面肌针底视图。
符号说明:针体1、管腔2、斜面3、针座4、本体5、针翼6、内孔7、开口8、针孔9、导联线10、胶料11、手持部12、连接部13、接线端头1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公开的面肌针包括针体1、针座4及导联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普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普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3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球磨煤机耳轴润滑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辅助降噪的锅炉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