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4082.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3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波;李建雄;杨乐;杜念;徐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友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4/72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章陆一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线束绕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线束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居中位置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外部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部设置有上护盖,所述上护盖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下端居中位置开设有线槽,所述上护盖下表面位于第一侧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条。利用支撑柱将底座和线盘转动连接,在线盘上表面固定连接绕线柱,绕线柱将线束缠绕在线盘上,大大节省空间,且线束抽拉方便,便于维修,在底座上部设置上护盖,利用卡条和卡槽将上护盖和底座相连,可以保护线束表面,且通过第二侧板上的齿盘和齿环相啮合,在上护盖盖合后也能转动线盘,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线束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这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汽车线束基本都是利用线束带扎在一起,这样会导致在线束维修中线束抽拉不便,在维修时需要将线束带整体拆除,维修麻烦。
且现有的线束在预留较长的情况下,不便于收卷,且使用线束暴露时间较长容易磨损,发生线路老化短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线束绕线装置,通过利用支撑柱将底座和线盘转动连接,在线盘上表面固定连接绕线柱,通过绕线柱将线束缠绕在线盘上,可以大大节省空间,且线束抽拉方便,便于维修,在底座上部设置上护盖,利用卡条和卡槽将上护盖和底座相连,可以保护线束表面,且通过第二侧板上的齿盘和齿环相啮合,在上护盖盖合后也能转动线盘,使用便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线束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居中位置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外部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部设置有上护盖,所述上护盖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下端居中位置开设有线槽,所述上护盖下表面位于第一侧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上护盖下表面位于卡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靠近下端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居中位置垂直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侧壁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齿盘。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内部位于线盘四角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上表面内部位于线盘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部插接有螺钉,所述螺钉长度大于通孔长度,所述螺钉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线盘内部居中位置固定卡接有阻尼轴承,所述支撑柱固定插接于阻尼轴承内部,所述绕线柱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绕线柱对称设置于线盘上表面居中位置两侧。
优选的,所述线盘外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啮合于齿盘外部侧壁。
优选的,所述上护盖位于居中位置外部固定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设置为透明塑料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置为两组,所述线槽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线槽对称开设于第一侧板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利用支撑柱将底座和线盘转动连接,在线盘上表面固定连接绕线柱,通过绕线柱将线束缠绕在线盘上,可以大大节省空间,且线束抽拉方便,便于维修;
2、在底座上部设置上护盖,利用卡条和卡槽将上护盖和底座相连,可以保护线束表面,且通过第二侧板上的齿盘和齿环相啮合,在上护盖盖合后也能转动线盘,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友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友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4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穿戴装置及定位设备
- 下一篇:吻合口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