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4836.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栋;李淑宏;杨世极;舒凯;徐晓涛;张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取样 间歇 烟气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储气装置位于外壳内,储气装置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烟气取样管的一端插入于烟道内,烟气取样管的另一端经第一止回阀与储气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储气装置的出口经第二止回阀与烟气分析仪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分析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外壳的通气口经第一电磁阀与抽气泵的入口相连通,空气管道与抽气泵的入口相连通,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抽气泵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电磁阀与外壳上的通气口相连通,另一路连接有第四电磁阀,该系统能够实现烟气的连续测量,同时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测试领域,涉及一种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对整个烟道截面的烟气组分(主要是难溶于水的烟气成分,如一氧化氮、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浓度场测量是火电厂烟气测量中最常见的一种测量场景。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为逐点测量,即在稳定工况下,测量完一个点后再切换到另一个点,点与点之间存在测量的时间差,实际测量的浓度场并不是同时刻的结果,而是一个延续几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的测量结果。虽然工况宏观上相对稳定,但每个测点的数据时刻都在波动,因此这种切换测量结果的代表性不佳;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每个测点都布置一套采样分析系统,多个测点同时进行连续的测量,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多点同步测量的问题,但其实现的成本较高,比较适合于对测量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对于测量要求一般的场合,这种测试方法显得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烟气的连续测量,同时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包括储气装置、外壳、烟气取样管、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烟气分析仪、计算机、第一电磁阀、抽气泵及空气管道;
储气装置位于外壳内,储气装置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烟气取样管的一端插入于烟道内,烟气取样管的另一端经第一止回阀与储气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储气装置的出口经第二止回阀与烟气分析仪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分析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外壳的通气口经第一电磁阀与抽气泵的入口相连通,空气管道与抽气泵的入口相连通,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抽气泵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电磁阀与外壳上的通气口相连通,另一路连接有第四电磁阀。
还包括排空管,其中,排空管与第二止回阀的出口相连通,排空管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第二止回阀与烟气分析仪之间设置有烟气预处理装置。
第一止回阀与烟气取样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储气装置为气囊。
还包括控制器,其中,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抽气泵及计算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取样间歇式烟气测量系统在具体操作时,抽气泵抽气,使得外壳中产生负压,储气装置通过烟气取样管、过滤器、第一止回阀抽取烟道中的烟气,实现烟道内烟气的取样;通过抽气泵向外壳内充气,使得外壳中产生正压,压缩储气装置,使烟气进入到烟气分析仪中进行成分分析,以实现烟气的连续测量,同时成本低,适应性较强,大大降低多点布置测量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过滤器、2为第一止回阀、3为第二止回阀、4为储气装置、5为第一电磁阀、6为第二电磁阀、7为第三电磁阀、8为第四电磁阀、9为抽气泵、10为控制器、11为烟气预处理装置、12为烟气分析仪、13为计算机、14为烟气取样管、15为烟道、16为第五电磁阀、17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4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满足高压力工况下的绝缘子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