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渣系统、以及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溶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5555.8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逯迎春;聂哲;吴志强;陈勇;李思凡;宋晓鹏;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以及 用于 核燃料 处理 溶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渣系统,包括吹扫装置、提升装置,所述吹扫装置的吹扫口处于容器内,以将容器内的残渣吹扫至所述提升装置的吸入口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管、进气管,所述提升装置的吸入口设于提升管上,且所述吸入口处于容器内并处于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提升管连通,用于向提升管中通入第一带压气体,以通过所述吸入口将吹扫至容器底部的残渣吸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溶解系统。本实用新型排渣系统能将容器内的不溶残渣自动排出,避免不溶残渣在容器底部积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渣系统、以及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溶解系统。
背景技术
溶解器是核燃料后处理厂首端设施关键设备之一。乏燃料短段在溶解器内与酸发生溶解反应后,未溶解的乏燃料残渣会在溶解器底部积存,时间一长会造成溶解器底部局部升温、板结等问题,且一旦形成板结,不仅会使未溶解残渣更加难以通过输送泵排出,还会导致输送泵堵塞。并且,由于溶解器内的料液为高放射性料液,维修人员不能直接接触,停车维修会给核燃料后处理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放射性污染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排渣系统、以及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溶解系统,该排渣系统能将容器内的不溶残渣自动排出,避免不溶残渣在容器底部积存。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排渣系统,其包括:吹扫装置、提升装置,所述吹扫装置的吹扫口处于容器内,以将容器内的残渣吹扫至所述提升装置的吸入口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管、进气管,所述提升装置的吸入口设于提升管上,且所述吸入口处于容器内并处于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提升管连通,用于向提升管中通入第一带压气体,以通过所述吸入口将吹扫至容器底部的残渣吸出。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装置包括吹扫管,所述吹扫管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大于所述容器内液面的高度;所述吹扫口设于所述吹扫管的底端,并处于所述容器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管具有储液功能,所述吹扫口为射流孔,用于在第二带压气体的作用下使所述容器中进入到所述吹扫管内的料液从所述射流孔喷出形成射流液体,并通过所述射流液体将容器内的残渣吹扫至所述吸入口处。
优选的是,所述射流孔的开口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射流孔的孔径为8-15mm。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装置还包括排气管,所述吹扫管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吹扫管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容器内的液面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提升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容器的上部或顶部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装置采用两组,两组吹扫装置对称设置在容器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溶解系统,其包括:溶解容器,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排渣系统,所述排渣系统用于对所述溶解容器进行排渣。
优选的是,所述溶解容器的直径<1m。
优选的是,所述容器内设有吊篮,所述吊篮用于拦截残渣,所述排渣系统的提升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容器的上部或顶部连通,并处于所述吊篮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排渣系统,能将容器内的不溶残渣自动排出,以避免不溶残渣在容器底部积存,同时还不需要人员直接接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免维修,且适用范围广,不仅适合普通料液的排渣,还适合放射性料液容器的排渣。
该排渣系统特别适用于小直径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磨粉用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舱式变电站防静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