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分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5977.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化壮;董庆岩;张振方;王志刚;刘军;马振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16;G01N30/32;G01N3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金鑫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分流检测装置,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分流部件、检测管路、排气管路和检测器;分流部件分别与检测管路和排气管路相连接,分流部件用于将一部分待检测气体分配至检测管路内,将另一部分待检测气体分配至排气管路内;检测管路内设有检测通道,检测通道一端与分流部件连通,另一端与检测器连通;排气管路内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分流部件连通,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前通过分流部件对待检测气体进行分流处理,使得仅部分待检测气体进入到检测通道进行后续的检测,将其余待检测气体通过排气通道直接排出装置外,由此可以提高装置的检测量上限,同时防止检测量过载,保证了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分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检测器等检测设备均为单通道检测结构,即所有被测物质都通过单一通道进入检测室。此种结构在进样量比较大时,或是超出热导检测器本身的检测上限时,会导致热导检测器探针的热传导达到饱和的状态,无法准确的测定其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分流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热导检测器单位时间内的检测量上限低,易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分流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分流检测装置,包括分流部件、检测管路、排气管路和检测器;所述分流部件分别与所述检测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相连接,所述分流部件用于将一部分待检测气体分配至所述检测管路内,将另一部分待检测气体分配至所述排气管路内;所述检测管路内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一端与所述分流部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通;所述排气管路内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部件连通,另一端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部件包括主流路和分流路;所述主流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检测通道连通;所述分流路一端与所述主流路连通,另一端设有供气体流出的分流口,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分流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流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流路的两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分流路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第一扩口段,所述第一扩口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主流路的径向尺寸;和/或,所述出气口设有第二扩口段,所述第二扩口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主流路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口处设有第三扩口段,所述第三扩口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分流路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路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毛细管内设有所述检测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上,并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填充有灌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路包括第二管体、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多个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三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内,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多个第三插孔,所述第四固定块设有多个第四插孔,且所述第三插孔、所述第四插孔和所述第二毛细管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毛细管内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毛细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三插孔和所述第四插孔上,并与所述第三插孔和所述第四插孔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速控制部件,所述流速控制部件与所述分流部件连通,并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分流部件内的气体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