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辅助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6824.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8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楚雄;朱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方平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赵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辅助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辅助进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模具印模精确度并且降低工人危险性的模具辅助进料装置。一种模具辅助进料装置,包括有传动装置、电机、专用夹具和工作台等;传动装置上放有专用夹具,传动装置上前侧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上右侧设有工作台。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装置的设计,实现自动连续运输模具并配合按压机器工作,通过专用夹具的设计,实现对模具的固定,使得对于模具的放置位置更加规范,并且由机器代替人工手动,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人的危险性,通过限制块和脱模螺栓的设计,以此使得模具在冲压槽内更稳定,使得与按压机器一起工作时,更配合按压机器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辅助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进料装置是一种将需要运输的装置运输到合适位置的装置。
对于模具的印模,传统方式是人工手动将模具放入按压机器下,并摆好模具的位置,因为人工手动放置位置,不仅不能保证每个模具放的位置都是一致的,而且在人工放置时可能有机器误伤工人手的风险。
为了能够控制模具的准确率,并且降低工人受伤的风险,亟需研发一种可提高模具印模精确度并且降低工人危险性的模具辅助进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不能保证模具印模的精确度和工人的安全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提高模具印模精确度并且降低工人危险性的模具辅助进料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辅助进料装置,包括有传动装置、电机、专用夹具和工作台,传动装置上前侧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上放有专用夹具,传动装置上右侧设有工作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板、传动轴、链轮、链条、固定块和支架,底座上前后均左右对称设有支板,前后两个支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传动轴,两个传动轴均前后对称设有链轮,左右两个链轮之间前后对称绕有链条,链条上都均匀设有固定块,底座上前侧设有支架,电机安装在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专用夹具包括有连接块、收缩杆、外壳、内置弹簧和挤压块,四个连接块在方形四角,连接块可放置在固定块上,两个相邻的连接块之间均设有收缩杆,收缩杆上均设有外壳,收缩杆内侧均设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两端均设有挤压块,挤压块与收缩杆滑动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工作台包括有第一框架、滑轨和第二框架,底座上右侧设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上前后对称设有滑轨,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中开有冲压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限制块,前后排的外壳内侧均设有限制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脱模螺栓,第二框架前后侧均设有脱模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装置的设计,实现自动连续运输模具并配合按压机器工作,通过专用夹具的设计,实现对模具的固定,使得对于模具的放置位置更加规范,并且由机器代替人工手动,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人的危险性;
2、通过限制块和脱模螺栓的设计,以此使得模具在冲压槽内更稳定,使得与按压机器一起工作时,更配合按压机器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和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用夹具和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专用夹具和限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方平,未经朱方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6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装配建筑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故障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