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8465.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平;陈素艳;柳慧;卜伟绍;吴成伟;吴颖;陈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山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6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饲料 均匀 投喂 装置 | ||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包括下料模块、传送模块、分料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下料模块设置于传送模块左上方,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储料箱和出料管,所述传送模块包括传送带、用于驱动传送带的传送电机以及侧板,所述传送带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分料模块设置于传送模块右端下方,所述分料模块包括分料箱、分料转盘以及分料电机,所述分料箱底部设有分料管,所述分料转盘上设有分料槽,沿着所述分料槽周向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料管,所述分料转盘底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分料电机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均匀定量给料,不仅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不会造成浪费或者投喂量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自动化喂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池塘养殖的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的今天,水产养殖如何自动化且均匀投喂也跟随着受到关注。投喂量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是每个养殖户都密切关注。如果投喂量不足,鱼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导致鱼类体重不足而减产,影响水产效益。若投喂量过大,又可能会造成饲料浪费,造成水体污染及病害增多,致使养殖效益下降。所以保证适量的投喂量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针对池塘养殖的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包括下料模块、传送模块、分料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下料模块设置于传送模块左上方,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储料箱和出料管,所述传送模块包括传送带、用于驱动传送带的传送电机以及侧板,所述传送带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传送电机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分料模块设置于传送模块右端下方,所述分料模块从上到下分别为分料箱、分料转盘以及分料电机,所述分料箱底部设有分料管,所述分料转盘上设有分料槽,沿着所述分料槽周向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料管,所述分料转盘底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分料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分料电机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分料电机的电机座;所述传送电机、分料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出料管出料口为斜尖设置,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对应于下料模块处设有到位检测装置,所述到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料管管口为喇叭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料管为8~12根,直径为5~10㎝,所述引料管与分料转盘底盘平面呈120~135°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料槽深度为15~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控制饲料给料量,当称重传感器显示到达我们所需的饲料量时,经传送带传送到分料箱后,经分料电机带动分料转盘一边转动一边进行投喂,通过调节电机转速的大小可调整投喂区域,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给料量可控且投喂均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均匀定量给料,不仅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不会造成浪费或者投喂量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投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料转盘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下料模块,2:传送模块,3:分料模块,4:控制模块,5:储料箱,6:出料管,7:流量调节阀,8:传送带,9:传送电机,10:侧板,11:到位检测装置,12:称重传感器,13:分料箱,14:分料转盘,15:分料电机,16:分料管,17:分料槽,18:中心轴,19:电机座,20:引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山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所,未经云和县山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8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