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道系统及具有其的无叶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0750.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顾然升;何志超;王领;陈明明;王晓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66;F04F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系统 具有 无叶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及具有其的无叶扇。一种风道系统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的出风口处的机头组件,机头组件连通于基座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洞;基座内设置有风机;其中风机的出风口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L大于等于145mm小于等于158mm。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头组件连通于基座的出风口处加工风洞,风洞的容积大,而基座的出风口的容积小,故从基座的出风口处出来的风进入到大容积的风洞中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冲击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及具有其的无叶扇。
背景技术
无叶扇突破了传统风扇的壁垒,增压式出风涉及给用户提供了连续的自然空气流,同时保证了柔和的风感。且采用隐藏风叶式设计,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意外风险。
但是增压式出风设计中需要采用高速旋转的混流风叶制造强风,气流流速较快。从基座中出来的高速气流在进入到机头的风道中时,高速气流会直接冲击“U”型风道的顶壁内侧,产生撞击噪音。进一步地,撞击到“U”型风道顶壁的气流会回弹,与后续流通过来的气流发生碰撞,进而产生紊流,形成低频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叶扇中从基座出来的气流在进入机头时容易产生噪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风道系统及具有其的无叶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出风口处的机头组件,包括:
所述机头组件连通于所述基座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洞;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风机;
其中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到所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L大于等于 145mm小于等于158mm。
可选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到所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为152mm。
可选地,所述机头组件呈“U”型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风道壁,所述风洞设置在所述两风道壁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壁中的风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风道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喷嘴。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周壁上的进风格栅,外界的气流经所述进风格栅流向所述风机。
可选地,所述风机上设置有混流风轮,所述混流风轮用以增加气流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叶扇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系统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出风口处的机头组件,包括:所述机头组件连通于所述基座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洞;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风机;其中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到所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L 大于等于145mm小于等于158mm。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头组件连通于基座的出风口处加工风洞,风洞的容积大,而基座的出风口的容积小,故从基座的出风口处出来的风进入到大容积的风洞中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冲击噪音。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风机的出风口到所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L大于等于145mm小于等于 158mm,现有技术的上述的距离一般控制在120mm左右,通过增大上述距离,增大了缓冲的风道长度,使气体流场更加通顺,减少了气体因紊流而发出的低频噪声,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到所述风洞的顶壁的垂直距离为L为152mm,经过试验发现,上述尺寸时,无叶扇的降噪效果最明显,且音质同样存在改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0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宠物胸背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压断路器检测用双芯互感器及该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