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3158.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黎建伟;白东明;索飞;黄浩坤;贾小明;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G01T1/17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闪烁 放射源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探测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探测器壳体内的探测组件,所述探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井型闪烁体(1)、光电倍增管(2)和前置放大电路板(3),所述探测器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4)、探测管(5)、以及用于密封探测管(5)且用于安装井型闪烁体(1)的连接筒(6),所述连接筒(6)外侧设置有用于包裹井型闪烁体(1)的屏蔽体(7),所述光电倍增管(2)和前置放大电路板(3)均设置在探测管(5)内;所述井型闪烁体(1)的凹陷处内设置有用于活度补偿的不锈钢管(8)和用于限制放射源试管(9)位移的试管固定套(10),试管固定套(10)依次穿过所述外壳、屏蔽体(7)和连接筒(6)伸入至不锈钢管(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2)和与底座(12)转动连接的翻盖(13),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翻盖(13)的弹簧锁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固定套(10)为倒几字型固定套,所述倒几字型固定套的水平外扩端卡接在所述外壳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8)的高度与井型闪烁体(1)凹陷处的凹陷深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倍增管(2)上远离井型闪烁体(1)的一端设置有管座固定板(16),管座固定板(16)与前置放大电路板(3)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和探测管(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探测管(5)和连接筒(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板(3)上集成有前置放大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和三极管Q2,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7接地,另一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为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两路,一路经电感L1与+12V电源连接,另一路依次经电容C6和电容C7与+12V电源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连接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两路,一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路依次经电阻R18和电感L2与-12V电源连接,电阻R18和电感L2连接端依次经电容C9和电容C10与-12V电源连接,电容C9和电容C10的连接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18和电感L2连接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9与电感L1和电容C6的连接端连接,另一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为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井型闪烁体的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显示屏(18)和按键(19),显示屏(18)和按键(19)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3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系统子元件包装用批量运输装置
- 下一篇:医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