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体用无动力舵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3294.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冲;何其健;肖伟;耿黎明;雷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1/56 | 分类号: | B63B21/5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用 动力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体用无动力舵调节装置,包括稳定翼、舵叶,所述舵叶通过舵轴与稳定翼的上下端相连,在稳定翼上设有舵角可调机构与舵叶相连,所述舵角可调机构包括调节板条、与调节板条通过第一销轴相连的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套筒、与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调节螺杆相连的支撑板条,所示支撑板条的另外一端与稳定翼相连,所述调节套筒两边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转动调节套筒可以实现舵角的角度调节,所述调节板条通过限位机构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动力舵调节装置,没有动力源和复杂的控制系统,仅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就可以实现舵角的精确调节,大幅简化了舵调节装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水下拖曳系统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体用无动力舵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裹有设备的拖体,在水下拖曳工作时,其姿态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拖体在不同的拖曳深度和拖曳速度下的姿态稳定,需要在拖体稳定翼上设置调节舵。舵的自动调节装置需要动力源和复杂的控制系统,复杂的系统不仅占用拖体内部宝贵的资源和空间,而且大幅增加了发生故障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的拖体用无动力舵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体用无动力舵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翼,在稳定翼的凹形空间内设有舵叶,所述舵叶通过舵轴与稳定翼的上下端相连,在稳定翼上设有舵角可调机构与舵叶相连,所述舵角可调机构包括与舵叶固定连接的调节板条,与调节板条通过第一销轴相连的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套筒,与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调节螺杆相连的支撑板条,所示支撑板条的另外一端与稳定翼相连,所述调节套筒两边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转动调节套筒可以实现舵角的角度调节。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设有限位机构,用于防止调节套筒和第一调节螺杆之间的相对滑动或者转动。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装在调节套筒外的固定片和与固定片通过紧固件相连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轴销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与舵叶相配置的舵轴上端通过上支撑板条与稳定翼的上端相连,下端通过下支撑板条与稳定翼的下端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板条预埋在稳定翼可拆件中,稳定翼可拆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预埋钢块上,所述预埋钢块预埋在稳定翼中,所述下支撑板条与预埋在稳定翼上的预埋钢板固定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片固定套装在调节套筒外,在固定片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栓孔。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销轴穿装在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和支撑板条上,其下端通过开口销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动力舵调节装置,没有动力源和复杂的控制系统,仅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就可以实现舵角的精确调节,大幅简化了舵调节装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舵调节装置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舵角可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E-E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3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用铝合金窗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内开式系统门窗用型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