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3537.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霍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诚瑞通护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矫娅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各护栏单元分别包括立柱、警示板、背筋龙骨、面板、及上横梁;立柱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两立柱之间连接有警示板、及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个背筋龙骨;警示板的上端形成有沿护栏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各背筋龙骨的前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卡槽;面板有若干个且沿护栏单元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面板的下端分别卡设在安装槽内,各面板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相邻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共同卡设在对应的卡槽内;上横梁套在各面板的上端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面板与背筋龙骨卡接,稳定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护栏。
背景技术
在进行施工时,通常需要通过护栏将需要施工的部分与不施工的部分隔开,以确保行人的安全与施工的进程。但是,现有的护栏具有很多缺陷,现有背筋龙骨一般采用角钢,面板与背筋龙骨分别与护栏的其它组件安装好后,再通过钢丝或挂钩将两者连接起来。如此,使得护栏的各个组件之间不能紧密结合并整体对外受力,起风和受外力影响时背筋龙骨容易弯折变形,钢丝或挂钩也容易脱落,稳定性、安全性均较差,不能满足施工方安全防护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护栏,面板与背筋龙骨卡接,稳定性好、安全性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栏,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各所述护栏单元分别包括立柱、警示板、背筋龙骨、面板、及上横梁;所述立柱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两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警示板、及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个所述背筋龙骨;所述警示板的上端形成有沿所述护栏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各所述背筋龙骨的前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面板有若干个且沿所述护栏单元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面板的下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各所述面板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共同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卡槽内;所述上横梁套在各所述面板的上端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立柱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安装口,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插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内。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所述立柱与所述上横梁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拉铆螺栓及固定在对应所述立柱上的第一耳片,所述第一耳片位于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且与所述上横梁通过所述第一拉铆螺栓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安装口;所述警示板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插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内。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所述立柱与各所述警示板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立柱后侧分别通过斜撑支撑。
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斜撑分别包括斜杆本体、上连接片、及下支撑底座;所述斜杆本体与所述立柱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所述上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斜杆本体通过第三拉铆螺栓连接;所述下支撑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斜杆本体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一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护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与靠近所述立柱设置的面板之间的收缝边槽条,所述收缝边槽条靠近对应所述面板的一侧开设有配合对应所述面板的侧边插入的收缝口。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警示板包括警示板本体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于所述警示板本体的上端,所述安装板包括依次弯折的水平延伸的连接板段、竖直延伸的第一槽侧板段、水平延伸的槽底板段、及竖直延伸的第二槽侧板段,所述连接板段形成于所述警示板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槽侧板段、槽底板段、第二槽侧板段共同围成所述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诚瑞通护栏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诚瑞通护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3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