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油烟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3615.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B32B15/01;B32B15/20;B32B15/00 |
代理公司: | 金华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1 | 代理人: | 董武洲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油烟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油烟炒锅,包括锅底以及锅壁,锅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钛层、第一铝层、银层以及第一铜层,所述锅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二钛层、第二铝层以及第二铜层,所述第二钛层、第二铝层以及第二铜层通过加热压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铝层与第二铜层之间形成真空层;所述第一钛层与第二钛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铝层和第二铝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铜层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银层压延后延展至所述通孔内其底面面与第一铜层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本申请在第二铜层与第二钛层之间形成真空层;火焰烧至锅壁时,通过真空层可以有效防止锅壁快速升温,而由锅底升温导热,有效防止锅壁快速升温导致产生的油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油烟炒锅。
背景技术
一般的炒锅,其锅体的通常为铁制、铝制或不锈钢等制成的凹球形,这种结构的炒锅翻炒颠勺都方便,用这种锅炒菜相对比较省油,并且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炒菜时,一般会在锅体内倒入的较少量食用油,并使油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才向锅放各种食材,进行烹制。由于这种锅的锅体底部为凹球形,因此,在锅内加入食用油后,锅中心位置处的油层厚度较大,而远离锅体中心位置的油层厚度则越来越小;但是,燃气灶所形成的火焰的面积通常大于锅体内食用油的投影面积。加热时,锅体中心处的温度由于有食用油的存在,而食用油导热又较慢,因此锅体中心处温升相对较慢;而没有食用油的锅体壁的温度则会迅速升高,而靠近这部分锅体油层又是最薄的地方,而且锅的侧壁总是难以避免沾上油迹,因此很容易被炽热的锅体侧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以致产生油烟。
专利201620293616.7;一种可控制油烟的炒锅、炒锅可控制油烟装置及炒锅部件;公开了可控制油烟装置;其包括受热板,受热板外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挡火锅圈;防止火焰直接烧至锅壁一侧,产生油烟。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在于:受热板相对独立与锅本体;导致其外形结构不美观,且长期使用后,受热板顶面容易积攒油渍,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油烟炒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油烟炒锅,包括锅本体以及防烫手柄,所述锅本体包括锅底以及锅壁,所述锅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钛层、第一铝层、银层以及第一铜层;所述第一钛层、第一铝层、银层以及第一铜层通过加热压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锅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二钛层、第二铝层以及第二铜层,所述第二钛层、第二铝层以及第二铜层通过加热压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铝层与第二铜层之间形成真空层;所述第一钛层与第二钛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铝层和第二铝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铜层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银层压延后延展至所述通孔内其底面面与第一铜层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防烫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前端通过金属连接段与锅本体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手柄本体的底部靠近所述金属连接段一侧设置有凹槽。
凹槽的设计可以有效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抓取至金属连接段上,烫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第二铜层与第二铝层之间形成真空层;火焰烧至锅壁时,通过真空层可以有效防止锅壁快速升温,而由锅底升温导热,有效防止锅壁快速升温导致产生的油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3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