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并联电感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6441.3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元;李宾;王佩明;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兆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楚姗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并联 电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并联电感磁件,包括磁芯、立绕线圈组和绝缘筒,所述磁芯和所述绝缘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立绕线圈组,立绕线圈组由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组成,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参数一致但彼此间绕法相反,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同名端连接。通过其优化线圈结构。最终使得缩小产品尺寸,并能在满足大电流工况的前提下,安装在小尺寸设备的内腔中,同时还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电流并联电感磁件。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设备系统中的磁性器件电感线圈大多采用扁线单线立绕的结构,在大电流设备内腔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单根大尺寸扁线会无法进行折弯,因此只能选择小尺寸的扁线采用两线或多线并绕的结构。但受制造设备能力制约,两线或多线并绕的结构目前无法在自动化设备上进行批量生产,而手动生成节拍慢、成品率低。
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新型产品,使之可以满足大电流工况,并能安装在小尺寸的设备内腔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并联电感磁件,包括磁芯、立绕线圈组和绝缘筒,所述磁芯和所述绝缘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立绕线圈组,立绕线圈组由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组成,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参数一致但彼此间绕法相反,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同名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绕线圈组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线圈组之间使用2级并联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可以采用左右为连绕的绕线方式进行绕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磁芯还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通过端面上的粘合剂进行固定,配对组合成磁芯,磁芯的形状可以是CD型、UU型或者UI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电流并联电感磁件,通过其优化线圈结构。最终使得缩小产品尺寸,并能在满足大电流工况的前提下,安装在小尺寸设备的内腔中,同时还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CD磁芯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UU磁芯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线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线圈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组线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并联大电流电感磁件,包括了磁芯1,磁芯1的由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配对组合而成,形状可以是CD型、UU型或者UI型的配对组合磁芯,材质可以是非晶、纳米晶、金属粉芯(铁硅/铁硅铝/铁镍等)、铁氧体等。磁芯1上安装有绝缘筒2,安装时直接将绝缘筒2套入磁芯1中。
结合图1、图4和图5,磁芯1和绝缘筒2的外侧还套有立绕线圈组3,立绕线圈组3材质可以是铜、铝或铜包铝,外层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材料可以是漆包、纸包或膜包,采用扁线立绕,其纵截面形状可为椭圆、矩形或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兆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兆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6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重症患者早期活动锻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移相组合电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