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7715.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王雷波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滚轮,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内壁与进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前端穿过雾化箱的后侧并与挡板的后侧相接触。该建筑工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板带动两组滑动柱移动,使得隔板前后移动,当隔板的后侧与雾化箱的后侧相接触时,停止水流入雾化箱,以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控制装置进行雾化工作,避免因排放出过多雾气而导致地面潮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弧形块,使得水易于流动至雾化片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降尘是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喷雾产生的微粒由于其及其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上为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形成有效控尘,而当前在建筑工程工地中采用的降尘装置受限于电源的位置,不便移动,而是用较长的电线在工地上非常危险,并且降尘装置的耗电量较高,增加耗能成本。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098118U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高效降尘装置,包括过滤片,雾化片和送风扇,所述万向轮共有四处,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移动箱底侧面上四角处,所述上水管下端连接于潜水泵上,上端伸出水箱和移动箱后,伸入到水槽上方,开口向下,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于水箱内右侧面上,且在潜水泵上方,所述水槽为上方开口的矩形槽体结构,焊接于移动箱顶侧面上,所述送风扇固定于移动箱顶侧面上,且在水槽左端,启动后向右送风;该实用新型耗能低,便于移动,持续工作时间长,体积小,便于在建筑施工场地的复杂地形中来回移动,水的补充操作简单,启动后无需过多关注,仅在缺水时进行补水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免操作性较强。但是该装置持续进行降尘工作时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水雾,雾气液化后使得地面潮湿,易导致工作人员经过时滑倒,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解决了持续进行降尘工作时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水雾,雾气液化后使得地面潮湿,易导致工作人员经过时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滚轮,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内壁与进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前端穿过雾化箱的后侧并与挡板的后侧相接触,所述雾化箱的左右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组隔板靠近其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雾化箱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两组所述隔板相对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推动块,所述隔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前后两端均与储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组雾化片,所述雾化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贯穿壳体,所述雾化箱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组滑动孔,滑动孔的内壁与滑动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的顶端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柱的底端分别与连接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动杆,两组所述连动杆相对侧的前后两端均与一组第二转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连动杆后侧的第二转动杆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右侧的前端与主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的右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右侧与壳体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分别与T型杆的后端和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升降孔,升降孔的内壁与T型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组定位板的顶部滑动连接,定位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均与位于其上方的两组推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滑动柱外壁的后侧均与一组密封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密封杆的左右两侧壁与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杆的顶部与雾化箱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7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设计智能化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外科换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