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7740.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兴胜;彭华春;张德旺;秦寰宇;李波;夏文俊;柏华军;张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飞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单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单轨技术领域,为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包括走轨装置、三棱镜及全站仪,所述走轨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单轨并滑行的行走机构及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三个三棱镜,测量前将三个棱镜调至等高,所述全站仪位于所述单轨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全站仪用于实时读取三个棱镜中心点坐标数据。轨检装置不需要人工站在梁顶,避免检测带有超高的梁时人不好站立的问题,方便工人操作;拼装简单,配合工程中常用的全站仪和三棱镜即可,无需增加若干相机和扫描仪等附属器械,节省材料成本;利用全站仪的光电扫描进行测量,坐标精确到毫米级别,减少了人工立尺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单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出行交通系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应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不同于地铁,而是采用橡胶轮胎运行,单轨PC轨道梁(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既是单轨交通的承重梁,又是其运行轨道,因而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要求极高。
公开号为CN110500955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的一种跨座式单轨的影像建模轨检车,主要设有了若干个数码相机、RTK装置、两台三维扫描仪、步进电机、车架和控制装置。RTK测量是一种厘米级的检测方法,利用RTK装置检测单轨的线形具有局限性,误差较大,且整套装置的经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单轨检测中人工繁琐、成本高和测量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包括走轨装置、三棱镜及全站仪,所述走轨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单轨并滑行的行走机构及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三个棱镜,所述全站仪位于所述单轨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全站仪与所述三棱镜全程视线不被遮挡用于实时读取三棱镜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位于单轨两侧的导向轮竖轴及用于连接两侧导向轮竖轴的轨道轮横轴;
所述导向轮竖轴的底端设有沿着单轨侧边滚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竖轴的顶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轨道轮横轴上设有沿着单轨顶端滚动的轨道轮。
优选地,所述单轨一侧设有多个导向轮竖轴,每个导向轮竖轴的底端设有导向轮,单轨同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轮竖轴之间通过纵向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轨两侧的导向轮内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单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分别用于安装固定三个三棱镜的棱镜杆组,所述棱镜杆组包括第一棱镜杆、第二棱镜杆及第三棱镜杆,三个棱镜杆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棱镜杆及第二棱镜杆分别位于同一轨道轮横轴两侧的两个轨道轮的中心正上方,第三棱镜杆位于另一轨道轮横轴的中点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棱镜杆组的棱镜杆均竖直固设在所述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棱镜杆组的各个棱镜杆为可升降调节杆,所述棱镜杆组调节处标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标号对应棱镜杆的中心点与单轨顶面的距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的轨检装置,包括走轨装置、三棱镜及全站仪,所述走轨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单轨并滑行的行走机构及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三个棱镜,测量前将三个棱镜刻度调至等高,所述全站仪位于所述单轨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全站仪与所述三棱镜全程视线不被遮挡用于实时读取三棱镜的数据。轨检装置不需要人工站在梁顶,避免检测带有超高的梁时人不好站立的问题,方便工人操作;拼装简单,配合工程中常用的全站仪和三棱镜即可,无需增加若干相机和扫描仪等附属器械,节省材料成本;利用全站仪的光电扫描进行测量,坐标精确到毫米级别,减少了人工立尺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7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