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8210.6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东;李涛;梁美丽;吴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赛尔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B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联 聚乙烯 电缆 进行 对接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第一电缆线(1)的线芯和第二电缆线(2)的线芯之间并且用于制得熔融体(3)的放热焊接装置、设置在第一电缆线(1)的绝缘层和第二电缆线(2)的绝缘层上的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外延伸冷却空间的方式把放热焊接装置和冷却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第一电缆线(1)的绝缘层和第二电缆线(2)的绝缘层进行冷却保护的方式把冷却装置与放热焊接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放热焊接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石墨电极(101)、第二石墨电极(102)、第一连接板(103)和第二连接板(104),
或,冷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绕管(201)、第二绕管(202)和中间管(203),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放热焊接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杆(50),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电缆线(1)和第二电缆线(2)的对接头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加热带(30)和感应加热线圈(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石墨电极(101)和第二石墨电极(10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3)和第二连接板(104),在第一绕管(201)和第二绕管(202)之间设置有中间管(203)并且在第一石墨电极(101)和第一绕管(201)和第二绕管(202)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杆(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对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石墨电极(101)设置为T字形棒状体并且在第一石墨电极(101)的扩展部设置有敞口腔体(106),在第一石墨电极(101)的收缩部设置有流道孔体(105)并且流道孔体(105)的上端口部设置为与敞口腔体(106)连通,流道孔体(105)的下端口部设置在第一石墨电极(101)的收缩部下端端面部并且第一石墨电极(101)的收缩部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103)联接,第一石墨电极(101)的收缩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104)联接并且流道孔体(105)和敞口腔体(106)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或,第二石墨电极(102)设置为内端头具有弧形凸头的棒状体并且第二石墨电极(102)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103)联接,第二石墨电极(102)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104)联接,
或,第一连接板(103)和第二连接板(104)分别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片状体并且第一连接板(103)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连接板(104)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石墨电极(101)联接,第一连接板(10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连接板(104)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石墨电极(102)联接,
或,第一绕管(201)和第二绕管(202)分别设置为锥形体并且第一绕管(201)的内端口部和第二绕管(202)的内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中间管(203)联接,第一绕管(201)的外端口部设置为冷却水进入端口体并且第二绕管(202)的外端口部设置为冷却水排出端口体,
或,中间管(203)设置为U字形管状体并且中间管(203)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绕管(201)联接,中间管(203)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绕管(202)联接,
或,连接杆(50)设置为条状体并且连接杆(50)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石墨电极(101)联接,连接杆(50)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绕管(201)和第二绕管(202)联接,
或,第一石墨电极(101)、第二石墨电极(102)、第一连接板(103)和第二连接板(104)与第一绕管(201)、第二绕管(202)和中间管(203)设置为按照附加冷却区间的方式相互联接并且第一石墨电极(101)、第二石墨电极(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二连接板(104)、第一绕管(201)、第二绕管(202)和中间管(203)与连接杆(50)设置为按照八字形连接的方式分布,其中第一个连接杆(50)设置在第一石墨电极(101)与第一绕管(201)之间并且其中第二个连接杆(50)设置在第一石墨电极(101)与第二绕管(202)之间,第一连接板(103)的中心线、第二连接板(104)的中心线、第一绕管(201)的中心线和第二绕管(20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赛尔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邢台赛尔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82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