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智能后视镜挡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0380.8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交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S1/08;B60S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后视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后视镜挡雨装置,后视镜框架(1)的顶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盒体(5),盒体(5)的侧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朝向后视镜(2)的条形槽(6),盒体(5)内且位于后视镜框架(1)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前立板(7)和后立板(8),前立板(7)和后立板(8)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9),丝杆(9)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1),螺母(11)上焊接有支杆(12),支杆(12)贯穿条形槽(6)设置,且延伸端上焊接有固定条(13),固定条(13)的内侧面上固设有胶条(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方便擦拭后视镜镜面上水珠、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挡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智能后视镜挡雨装置。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用来观察左右两侧后方交通环境以便做出相应判断的车身配件,特别是在倒车、换挡、超车、停车等情况下,后视镜对行车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外后视镜在下雨时很容易因雨水浇淋而导致其镜面模糊,从而影响驾驶员观察车后视野,在行驶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驾驶员为了观察右侧的后视镜,需要让副驾驶手动擦拭该后视镜镜面上的水珠,以确保能够继续观察右后方的情况,这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这又非常麻烦,且无副驾驶的时候又不能擦拭,非常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方便擦拭后视镜镜面上水珠、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后视镜挡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擦拭后视镜镜面上水珠、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操作简单的汽车智能后视镜挡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智能后视镜挡雨装置,它包括后视镜框架、设置于后视镜框架内的后视镜、固设于后视镜框架和车体之间的支架,所述后视镜框架的顶表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盒体,盒体的侧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朝向后视镜的条形槽,盒体内且位于后视镜框架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前立板和后立板,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前立板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上焊接有支杆,支杆贯穿条形槽设置,且延伸端上焊接有固定条,固定条的内侧面上固设有胶条,胶条的内侧面贴在后视镜的镜面上,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间固设有光杆,光杆贯穿螺母设置。
所述盒体的顶部固连有盒盖。
所述后视镜框架的顶表面上开设有连通盒体的过线孔。
所述电机的电源线顺次贯穿过线孔、后视镜框架内腔、支架内腔且与汽车中控台内的蓄电池的供电口电连接。
所述固定条和支杆均为塑料件。
所述条形槽的高度与支杆的高度相等。
所述条形槽为矩形状。
所述盒体为塑料盒。
所述螺母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光杆贯穿导向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擦拭后视镜镜面上水珠、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中去掉盒盖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II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后视镜框架,2-后视镜,3-车体,4-支架,5-盒体,6-条形槽,7-前立板,8-后立板,9-丝杆,10-电机,11-螺母,12-支杆,13-固定条,14-胶条,15-光杆,16-盒盖,17-过线孔,18-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交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交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0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