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1756.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2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英;梁力;吴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3/00 | 分类号: | B60C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圆形 轮廓 冬季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在轮胎的任意径向截面上,胎侧的轮廓从上到下依次连续地分为上胎侧弧、下胎侧弧以及直接与轮辋接触的RS弧,所述上胎侧弧和下胎侧弧的半径相同且均在同一个圆上,该圆的圆心O为轮胎中心线与SW线的交点,该圆与RS弧相切;其中SW线为轮胎最宽处对应的直线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的抓地力是汽车在启动,制动,加速、转弯行驶时轮胎与路面发生微滑移产生的摩擦力,雪地胎通过胎面与地面之间的切雪切冰作用,产生相互摩擦力,从而产生抓地力,故雪地胎抓地力主要由胎面实现;轮胎轮廓及结构用于传递胎面与轮辋之间的力,用于保证胎面最佳的接地面积,使轮胎抓地性能与操控性能达到平衡且最佳的状态。
为了使冬季轮胎获得更大的抓地力,可使用较小的充气压力,此时轮胎的胎侧曲挠程度更大。现有技术中的冬季轮胎多采用与普通轮胎相同的轮廓,无法适应冬季轮胎的胎侧曲挠,使用寿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在轮胎的任意径向截面上,胎侧的轮廓从上到下依次连续地分为上胎侧弧、下胎侧弧以及直接与轮辋接触的RS弧,所述上胎侧弧和下胎侧弧的半径相同且均在同一个圆上,该圆的圆心O为轮胎中心线与SW线的交点,该圆与RS弧相切;其中SW线为轮胎最宽处对应的直线段。
进一步地,轮胎的胎面宽度TDW与轮胎的名义断面宽Sn之间满足TDW/Sn=70%~90%。
进一步地,在轮胎的任一径向截面上,胎面最高点到胎面一侧的端点之间的胎面轮廓依次分为第一段冠弧、第二段冠弧以及第三段冠弧,所述第一段冠弧的半径TR1、第一段冠弧的弧长TL1、第二段冠弧的半径TR2、第一段冠弧的弧长TL2、轮胎的名义断面宽Sn以及胎面宽度TDW之间具有如下关系:TL1/TDW=0.2~0.7,TL2/TDW=0.2~0.7,TR1/Sn=2~5,TR2/Sn=0.5~2。
进一步地,轮胎断面高度SH、轮胎下断面的高度SDH以及轮胎最宽处的宽度SW之间具有如下关系:SDH/SH=2.5%SW~3.5%SW。
进一步地,所述冬季轮胎的胎面上设置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主沟,所述主沟的沟深GD=7.5mm~1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轮胎轮廓采用正圆型轮廓设计,在受力时轮胎的上胎侧弧和下胎侧弧的弯曲程度更为相近且受力后接近正圆型,受力更易分散,应力不集中在某一点,使得轮胎的胎侧部位更易耐曲挠,提高了承载力的同时,延长胎侧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轮廓的尺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的受力分析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在轮胎的任意径向截面上,胎侧2的轮廓从上到下依次连续地分为上胎侧弧21、下胎侧弧22以及直接与轮辋接触的RS弧23,所述上胎侧弧和下胎侧弧的半径相同且均在同一个圆上,该圆的圆心O为轮胎中心线与SW线的交点,该圆与RS弧相切;其中SW线为轮胎最宽处对应的直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1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焊接工装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动四轮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