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1881.8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5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莱伯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1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盖 水道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包括多根均用于与发动机缸盖上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各螺纹杆均匹配有用于驱动各自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转电机,所述驱转电机包括转子,各螺纹杆上均连接有与各自同轴的花键轴,所述转子上均设置有与转子同轴的花键孔,所述花键轴通过所述花键孔可滑动连接在转子上;各花键孔中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花键轴深入花键孔的一端相抵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花键孔的孔底相抵触。本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可提升其与发动机缸盖连接效率,同时可保护发动机缸盖上的螺纹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缸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目前,在因为发动机缸盖导致的发动机故障中,发动机缸盖铸造过程、锻造过程、精加工过程引起的故故障率正在逐年下降,发动机缸盖清洗不彻底问题导致的发动机故障成为用户反馈的重量问题之一。同时,在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清洁度是评定汽车发动机重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影响发动机的耐久性与可靠性,最终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气缸盖是发动机上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其结构或形状相对复杂,如在使用时,其内部装有凸轮轴、液压挺杆、火花塞、喷油嘴等,同时其具体结构上还设置有如油润滑通道、水冷通道、润滑工位、连接工位等。
发动机缸盖清洗时,考虑的主要对象须包括:型砂、切屑、油、水等。具体清洗方式包括喷淋清洗、定点清洗、定点吹风清洁、气幕热风干燥、紊流清洗、真空干燥等。清洁重点包括狭小腔道、盲孔、深孔等。重点控制指标包括防止如型砂、小尺寸切削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沉淀或沉积等。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发动机缸盖的清洗效果,一般采用将发动机缸盖进行加工约束,以获得更大的清洗操作空间,同时被架空的发动机缸盖进行翻转,以得各重点清洗部位能够处在最佳的清洗角度上及暴露在最佳的清洗工位上。
对发动机缸盖清洗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无疑会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优化发动机缸盖清洗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本清洗装置结构简单,不仅便于实现清洁用水循环利用,便于便于提升清洗装置与发动机缸盖的配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还包括竖向安装于清洁池内的滤网板,所述滤网板将清洁池分割为沉淀池及吸水池;还包括顶架,所述顶架上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顶架及支撑板均位于沉淀池的上方,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还包括清洁介质系统,所述清洁介质系统包括由吸水池进行取水的水泵、连接在水泵输出端上的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的末端为竖直设置、出口朝上的立管,所述立管上设置有挡环,还包括套设在立管上、下端面支撑于挡环上的密封垫;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发动机缸盖上水道口匹配的通孔:发动机缸盖置放于支撑板上后,所述水道口均暴露在所述通孔中;在升降装置驱动支撑板下降时,所述立管通过所述通孔穿过支撑板,且立管出口可嵌入所述水道口中;在支撑板进一步下降过程中,密封垫上端受到发动机缸盖下端面的挤压,在水道口的外侧形成沿水道口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面。
本方案中,所述滤网板作为吸水池与沉淀池的分隔板,使得吸水池与沉淀池两侧的水体能够互通;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位于沉淀池的上方,这样,流经水道的水体汇聚至沉淀池后,可使得在水道清洁过程中所携带的铁屑等杂质能够富集在沉淀池中,最终实现水道清洁用水的复用。更进一步的设计中,采用立管与发动机缸盖上的水道口匹配,同时配合所述升降装置和密封垫,可使得发动机缸盖随支撑板向下运动时,即可完成介质系统与水道口的对接和密封,通过提升介质系统与发动机缸盖的对接效率,达到提升发动机缸盖水道清洗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莱伯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内江莱伯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1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