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4757.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赞;宋文智;洪陈超;徐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E04G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框架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活动连接剪刀杆,剪刀杆上部活动连接加固框,加固框的内侧壁活动连接夹持框架梁的夹板;所述剪刀杆底端活动铰接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剪刀杆的顶端活动铰接第二滑块,所述加固框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混凝土框架梁的模板支撑体系加固安装速度更快、提升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高层建筑在建造时会选择框架结构的建造方式,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一般框架以现场浇筑居多,也可采取部分预制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
在建筑的过程中,框架梁还未完全凝固之前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加固支撑,防止框架梁表面的混凝土发生剥离脱落的情况出现,同时避免混凝体下坠使得钢筋发生弯折或者与钢筋之间的浇筑凝固产生间隙,而现在常见的都是通过现场切割木质模板与框架梁相接触,然后使用钢管杆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掉落倾倒的危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解决框架梁表面的混凝土发生剥离脱落、混凝体下坠使得钢筋发生弯折或者与钢筋之间的浇筑凝固产生间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活动连接剪刀杆,剪刀杆上部活动连接加固框,加固框的内侧壁活动连接夹持框架梁的夹板;所述剪刀杆底端活动铰接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剪刀杆的顶端活动铰接第二滑块,所述加固框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底板内转动连接正旋螺杆和逆旋螺杆,正旋螺杆和逆旋螺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齿轮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的底端延伸至底板的内部与齿轮活动卡接。
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旋螺杆的外端部延伸至底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头,所述逆旋螺杆的外端部转动连接在底板的内侧壁中。
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座、T形杆、弹簧和三角块,所述卡座上活动插接有T形杆,T形杆的底端延伸至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T形杆的外表面。
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弹簧活动卡接在活动槽内部,三角块的底端与齿轮活动卡接。
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夹板的一端贯穿加固框的侧壁延伸至加固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加固框的外侧壁上。
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杆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剪刀杆的中部活动铰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通过将底板放置在框架梁的下方,然后顺时针旋转转动头,使得正旋螺杆和逆旋螺杆同步顺时针转动,此时两组第一滑块沿着两组第一滑槽向中部移动,此时剪刀杆的顶端向中部合拢使得加固框向上移动,当加固框卡接在框架梁的外表面时,顺时针转动螺纹杆,使得连接条在螺纹杆的外表面向靠近加固框一侧移动,此时连接条通过插杆将夹板向内部推动,使得两组夹板夹持在框架梁的两侧,此时完成该装置的安装,通过加固框对框架梁的两侧和底部进行加固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4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